主页>>在线阅读 |
《重生之俗人一枚》 | TXT下载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本书由 大海 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内容简介:
在这庸俗的社会,要想活得有尊严,你除了跟着庸俗,别无他法!
重生前的王勃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
家也破!
人乃亡!
妻要离!
重生后,王勃总算明白了俗人社会,俗人当道,金钱为王!
所以,他决定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当一枚俗人,赚钱,赚很多钱,去弥补前世那一个又一个的遗憾!
重生之俗人一枚,一本接地气的yy小说,欢迎品鉴!
另:本书有不少的四川方言,看不懂的……呃,看注释吧!
=====================
第1, 最没痛苦的死法
过去的半年对于王勃来说,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最没痛苦的结束自己平凡,寂寥的一生,去跟已经在天堂的母亲团聚。
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跳楼。这种死法很简单,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找一座足够高的高楼,上到楼顶,然后纵身一跳,几秒钟后,便可一了百了。王勃所居住的小区,大多数的楼房高度都超过了20层,理论上讲,足以让他在触底的瞬间脑浆四溢,一跳毙命!
但王勃并未选择这种跳楼的死法。原因有两点。
其一便是打小他就有不小的恐高症,凡是超过三层高的地方,王勃都会下意识的远离。当初买房的时候,妻子原本是想买高一点的楼层,说是站得高,看得远,灰尘也会少许多,妻子的意思是多少也得十五楼以上的房子;但在王勃的坚持下最终妥协,买了第六层的公寓。
事实难料,如果当初他能够预知自己的人生轨迹会行进到而今的地步,他肯定会同意妻子的主意,大概也就不会有现目前的困扰。
其二,跳楼固然是一种简单的死法,但是在纵身下跳到身体触地的这几秒之间,据某种未经证实——实际上也无法证实的说法,不少胆小的人在摔死之前实际上已经被跳楼这种极端的行为本身活生生的吓死了,所以,摔死的其实并不是“人”,而是一具“尸体”。王勃不是一个胆小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寻死;但若据此就断定他是一个胆子有多大的家伙,那也未必。既然跳楼有可能会面临一种莫大的,甚至能置人于死地的恐惧,他也就不再考虑用这种方法了结自己的性命。
跳楼不行,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他立刻就想到了第二种简便的死法,一种电影电视会经常演到的,那就是上吊。
有人说上吊的人会很痛苦,会不停的挣扎,气管会瞬间破裂,颈椎也会跟着折断、移位,之后大小便溢出、舌头,眼球突起、呼吸停止,简单说就是身体的部分能冒出来的都会冒出来。
另一种说法则是上吊完全不会有任何痛苦。当上吊的人用脚蹬掉脚下的板凳的一刹那,吊颈绳在体重的作用下会立刻截断脖子处的迷走神经进而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也就是说,人在蹬掉凳子的瞬间,就直接迈入了死亡之门。至于挣扎,抖动之类的动作,不过是肌肉的条件反射,跟痛苦毫无关系。
针对上吊,王勃花费了不少时间在网上浏览了大量的帖子,痛苦不堪和毫无痛苦两种观点几乎势均力敌,各自都能找出一大票的理由,甚至能举出一些上吊未遂,被人救起于是有过濒死经历的人的现身说法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让王勃十分的困惑,不知道该相信谁。
上吊这种可能会遭受巨大身体痛苦的死法是不可能了。然后,王勃又想到了吃安眠药,割腕,以及煤气中毒三种死法。
吃安眠跟上吊差不多,有的说只要药量够,就是睡一觉的事情,没什么痛苦,有的则说吃了过量的安眠药,不仅睡不着,很快就会出现胃痉挛,腹绞痛,口吐白沫等症状,此时,五脏六腑犹如翻江倒海,胃痛,肝痛,肚子痛,各种痛楚排着队的轮流上场,直教人生不如死。死后的惨状也十分的可怖,惨不忍睹,不少人痛得实在受不了,只有断了继续死下去的念头拨打120。
吃安眠药还有一个麻烦的地方在于安眠药属于处方药,不能像电视中演的那样一买一大瓶,一个药店最多买20片。而安眠药的最低致死量据说是800片!先不说买800片药丸要跑40家药店所受的折腾,单是将800片药丸活吞进胃中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王勃不想做出死到一半又拿起手机打120这种没有尊严的事情,更不想经历那一番轮着一番的痛苦,于是只有放弃这一想象起来很美好的死法。
割腕呢?对于割腕,王勃一直以来的观念就是忍痛挨一刀的问题,之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几分钟,慢慢迎接死亡的到来。割腕应该不会很痛苦,不然,割腕这一死法就不会受到众多害怕疼痛的女生们的欢迎。有好几次,王勃拿着瑞士军刀在自己的手腕处比划,打算一割了之。但死亡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王勃也需要时间仔细考证这一死法的有效性。
一查之下,他才发觉自己的想法还是太过想当然了,忽略了血液中有一种叫做血小板的凝血因子。除非将划破的手一直放在温水中破坏血小板的止血效果,否则是没办法通过从手腕放血来终结自己生命的。所以,要想割腕而亡,家中最好要有一个浴缸,放一缸温水,割破手腕,然后躺进水中。
很遗憾,王勃住的两居室中浴室不大,只安装了一个淋浴,没有浴缸。于是割脉对他来说行不太通。
比较来比较去,似乎最简单,最没什么痛苦的就是放煤气一途了。只是自己死后,整个屋,乃至整层楼都将成为一个遇火星既爆的火药桶。王勃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想拉人陪葬,更非丧心病狂,所以,拔煤气管这一最简单,最省事的死亡之法也胎死腹中。
除了以上几种王勃能够想到的死法,他又在网上搜索一番,发现了一些其他的自杀方法,诸如触电,跳江坠海,卧轨,等等,但这些死亡都不完美,或者说不太合他的意,有的太过血腥,有的需要巨大的毅力,有的会伴随非人的痛苦,或者对他人带来可能的伤害。
而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固然想死,也做好的死亡的一切心理准备,但追求的不过是一种没什么痛苦,最好是自然而然如同睡一觉就再也起不来的死法,仅此而已。
这世上的不少事情,只要你想,并愿意为此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总是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的,自杀便在此之列。长达半年的琢磨,搜寻,最终,王勃为自己找到了一种不会令自身有多么痛苦,又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趁着一次去超市购物的间隙,王勃去超市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买好了相应的工具。
至此,他完成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所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准备。目前所欠缺的,乃是一个触发死亡信号的契机,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需要有人去推动第一块骨牌。
所有准备完成之后,王勃并未立刻踏上死亡之旅,他又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了一个月。
这天,手机传来“叮”的一声,有一条短信进来。王勃拿起手机一看,又是一月一次的建行按揭催款信息。在过去的几年中,如果说有什么让王勃最头痛,最恐慌,那肯定要数建行的催款信息。月供一千六,加上水电煤气手机交通物业管理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每个月两千是雷打不动的。算起来其实也不太高,如果王勃还有一个正经的工作或者妻子能为此分担一部分开支的话;但是母亲的离世给王勃的整个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创,随之而来的抑郁,失眠,严重精神恍惚等一系列后遗症让他没办法好好的工作了,于是他辞了职,也没了固定了收入,勉强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打零工支撑。
而妻子在王勃辞职后不久也搬回了娘家,王勃掏空上班以来所有积蓄所按揭的新房就此成为妻子一周回一次甚至一月回一次的免费度假“旅馆”。既然是旅馆,那自然不需要承担什么按揭。
在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除了那有名无实的妻子,王勃举目无亲,他也曾想过实在混不下去就干脆把房子卖了回老家发展得了,但这个念头也只能午夜梦回的时候偶尔想一想罢了。老家的田地连一溜瓦房在几年前就被开发区占了,政府承诺的拆迁房这么多年来连土都还没动,继父骑摩托车把母亲摔死后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新欢,他自己也搬到了新妇那里当起了上门女婿。
最亲的人不在了,家也没有了,有道是物是人非;可是对王勃来说那从小长大的家乡却是物非人也非。
他已经回不去了。
————————————————————————————————
王勃登陆余额宝查了查里面的余额,还剩¥1785。还好,够交这个月的按揭。于是,他用余额宝向建行的按揭卡里转了1600,又用剩下的钱在网上交了水电气。交完所有的费用后卡里最后还剩9元2毛3。
王勃的生日便是就9月23日。
好一个巧合!
“罢了,既然天意如此!那就这样结束吧!”看着电脑上的余额,王勃叹息一声。
关门闭户,里里外外的把屋子打扫了一遍,累出一身的大汗,于是,王勃去浴室洗了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澡,这次他洗得比较慢,前后大约洗了一个把小时。之后,换上了提前买好的一套崭新的睡衣。
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走之前怎么也得一身新的走!
将煤一样的木炭用燃气灶点燃,全部放入钢盆中,王勃把木炭上渗出的幽兰的明火用抹布盖灭,一阵阵白烟随之升起,但很快就消散在小小的书房内。
王勃来到床边,准备上床,忽然想到还有一个东西忘记了,于是转身来到书架,取出一张被对折的a4白纸。
这是一份遗书,也是他很早就写好的,没说过多的废话,就写了他死后属于他的这套房子的归属:三分之一归妻子,三分之一归继父,三分之一给那些在母亲葬礼上忙前忙后的亲戚朋友。
不过,按照他对妻子一家为人的了解,这遗书会不会出现在继父和亲朋好友的面前都是一个问题,不过事到如今,怎么都无所谓了!
将遗书平放在书桌,王勃重新走到床边,轻轻的合衣躺了上去,闭目,嘴里碎碎的小声的念道:
妈,莫急,儿子马上就过来陪你,咱娘两以后再也不孤单了!
第2,生财之道
王勃回到了1999年的夏天,即高一结束准备升高二的暑假。
对于自己重生这件事,王勃从最初的震惊,到兴奋,到平静的接受大概用了三天时间。
三天后,王勃从连续的兴奋和狂喜中平静了下来,变得表里如一。当然,这只是表象,内心中的激荡恐怕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种小说中的事情活生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任谁都不会当像没人事儿一样。
而在无数情绪中,最重要的一种便是感激,无数的感谢,感谢上苍,感谢老天,感谢上帝,感谢菩萨……感谢所有的八方神灵能够让自己重活一次,让自己有机会弥补上一世无数的遗憾,改写憋屈潦倒的人生!
现在想来,让自己上一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憋屈得不得不自杀以结束这悲哀的一生,其中肯定有无数的因由,但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一个字:
钱!
如果自己有钱,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母亲提出过年后想来双庆给自己煮饭,照顾自己和妻子时,自己当时就不会因为丈母娘那尖酸刻薄的话而犹豫让母亲多等上一个月,而没有这一个月的等待,那不靠谱的继父就没机会载着母亲去走亲戚,如果不去走亲戚,母亲就不会摔死!
相依为命的母亲不死,自己也不会抑郁,不会失眠,不会精神恍惚,自然也就没辞职一说!
而母亲死后,如果自己有钱,妻子也不会因生活的拮据,生活水平的下降而离开,她肯定会跟手握自己工资卡时一样:贤惠,持家,忍让,体恤人!而当自己一辞职,妻子手中的工资卡变成废卡后,她身上一切优良的美德也因此而慢慢作废。
由此,王勃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现实的社会中,女人的“美德”和“品质”是跟男人身上的金钱成正比的!
而在这逐渐变得金钱化和庸俗化的社会中,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光靠甜言蜜语,只靠迁就忍让,能够维系一时,但维持不了一世!最终,还是要靠兜里的“米米”说话!
————————————————————————————————
对于重生人士而言,就如同敞开了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想要发财已经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了!问题是发什么财,发多大的财!
按照通常的生财之道来说,有买彩票中大奖的,有买股票买黄金买房子,坐等升值的,有开公司当老板搞各种投资的,还有写小说,写歌,搞出版,卖版权赚钱的,五花八门,各显神通。
先说买彩票,重生前王勃福利彩票的双色球他倒是买过不少,但中得最多的也就五块钱,十有八九都是打水漂。至于那些五百万上千万大奖,上亿甚至几个亿的巨奖的中奖新闻,他倒也偶尔关注,但其中的期数跟号码,却是没那闲工夫去记了——中都中了,记这些中奖号码有什么用呢?他又不知道自己会重生。如果他未卜先知知道自己有一天会重生,他肯定会将双色球开彩以来的所有大奖,巨奖记在脑中,以便等未来时机一到去检验一下中国福彩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
不过据说这玩意儿的水很深,所谓的大奖,巨奖不过是福彩自导自演的戏码,逗一帮想发横财的底层民众玩儿的。
股票黄金和房子,特别是06、07年和2014年底,2015初两个时段的股票,以及2012年之前的房子,都是百年难遇的发财良机,这种全民狂欢的财富盛宴,王勃是绝不想错过的。当然,前提是需要一笔雄厚的启动资金,不然也只有干眼看别人发财。
开公司也不错,比如说房地产公司,在随之而来的十几年中,绝对是抢钱的行当。除此之外,还有外贸公司,可以说是王勃以前的老本行,只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知识储备和经验都在那里,随时都可以启动。
而投资对于重生人士来说更是一本万利。2015年,即便在无知的人,也明白中国的bat,国外的gaf在中国和全球的影响力。如果在这些公司早期甚至起步阶段买点股票的话,得,这辈子什么也别干,开始享受人生吧!
至于写小说,写歌,老实说,辞职后的王勃的确写过一段时间的小说,两本vip,上架是上架了,可惜一天连一包烟钱都赚不了,尝试过几本之后,他也就放弃了,自认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不过,现在不比十几年后,很多题材还没出现,先不论文笔,单就创意而言,王勃自信如果自己剽窃几本后世的红书,火书,赚钱是没什么问题的,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成了开创流派的大神都有可能。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网络小说的繁荣要到05年后才会出现,而现在才1999年,时间上有点赶不上了。
而且,如果可能的话,王勃绝不想将自己变成一个写手,即便成为什么大神他也不愿意。他当过写手,深知这个行当对写手精神和身体的摧残,那不是区区金钱可以换取的。很多写手都很宅,长时间的孤独自处让他们的性格都趋向于孤僻,不太喜欢跟人交流,也无法跟外界进行有效的互动,朋友圈越来越狭窄,很少接触到女性。所以,很多写手收入颇丰,但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上却出现了问题。
这还只是性格方面的影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久坐让写手不同程度的都会患上写手的职业病:腰椎,颈椎,尾椎,视力都会出问题。重活一世,王勃不希望自己如此的悲催——有钱了,却没有时间去享受。钱他会想办法去赚,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用自己的快乐和健康去换。
简单的这么一想,王勃就发现无论是买股票,炒房子,或者发财后开公司搞投资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通俗的说法就叫第一桶金。没有第一桶金,后面的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那么,我的第一金到底怎么去挖呢?”坐在写字台前的王勃一边转着笔,一边绞尽脑汁,苦思冥索。
第一桶金说起来简单,但超过百分之九十想创业的人通常都死在第一桶金上,特别是对于一穷二白,毫无任何背景的平头百姓而言更是如此,哪怕他们的想法再好,点子再美妙,都因缺乏启动资金而坐视机会的白白流失。
很不幸的是,王勃的家庭就是属于那种一穷二白的类型,一穷二白到什么程度?从他十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嫁给继父开始,一直到他20岁去双庆读大学,他就只穿过三套新衣服,一套是小学时母亲用别人送的料子叫裁缝做的,一套是初三时母亲领着自己去城里买的,最后一套便是高中时学校要求必须买的校服。在他大学期间能够自己打工赚钱之前,他的小学五六年级,整个初中和高中所穿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所有衣服,都是继父从他城里面的姐姐那里讨来的他表姐和姑父不穿的旧衣服。所以,在王勃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他所穿的衣服,不是偏女性化,就是显得特别的老气和成熟。
另外一个能够说明王勃家一穷二白的例子便是继父“竭尽所能”,也只能够给他交齐初中两年,高中一年的学费,如果命运不做任何改变的话,两个月后王勃升高二,六百多块钱的学费王勃是没法交了。中学多少还交了一点点,到了大学则完全需要国家的助学贷款了。所以,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王勃身上的另外一个标签永远都是同一个:
品学兼优,需要补助的特困生!
对于一个体面一点的新衣服都无法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套的家庭,要谈什么第一桶金,跟痴人说梦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