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7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在往好的方向转变,分田到户让各种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了,农民兜里有了余钱,能供应给城市的物质更丰富……破坏改革开放是开历史倒车,但改革开放的模式仍处在摸索。

  个体户和投机倒把的差别并不明显。

  一个月工资几十块,商都到羊城的车票就要花掉一半,交通成本的高昂,直接将“投机倒把”给扼杀在摇篮。夏晓兰往饭店送黄鳝,可以说是农民自产自销,尚属卖农副产品的范畴。她在街上公然摆摊,在丁爱珍看来就是“投机倒把”!

  丁爱珍还没有动作呢,就被朱放揭破,难道夏晓兰跑去找朱放告状了?

  丁爱珍坐到了沙发上,已经想好了说辞:

  “妈不是找她麻烦,是让她认清下自己身份。她一个农村丫头,你瞧上她就是夏家祖坟冒青烟,不感激零涕,还敢朝三暮四?她心太野……你被她骗了,夏晓兰身边有野男人,这样的儿媳妇我不会承认!”

  朱放整个人都要爆炸。

  他妈话说的好听,事情是承认了,就是去骂过夏晓兰,还打算要找夏晓兰的麻烦!

  朱放的生气,有喜欢夏晓兰的缘故,也有被周诚刺激的缘故,更重要是丁爱珍的态度,总把他当小孩子糊弄。二十多岁的朱放不能忍,却知道拿什么能威胁他妈:

  “晓兰又没对我承诺过啥,你把她逼得不敢再送黄鳝到饭店,现在还想砸她生意……呵呵,她对象今天来饭店找我了,我看晓兰生意没坏掉,你儿子工作倒是要丢掉了!你再去找她麻烦,你去,我现在就搬出去,不呆在这家里了!”

  朱放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在保护夏晓兰,也在替自己反抗独裁霸道的丁主任。

  丁爱珍看他像个点燃的炮仗丢下狠话就要往屋外冲,气得肝疼,赶紧把他拉住。

  “妈不找她麻烦了,你给我说说,她对象去饭店找你是咋回事儿?”

第92章 你得罪了朱家

  朱放哪有那么好对付,在家里闹了大半天,丁爱珍根本止不住。

  还是等朱放父亲下班回来,两口子才把朱放压住。朱放红着脖子,蹲在沙发上喘着粗气,丁爱珍被亲儿子折腾的精疲力尽,对着自家男人哭诉:

  “我还要咋对他,咱家是啥条件啊,他被个农村丫头迷得连亲妈都不管!”

  朱放父亲没被老婆带偏思维,让朱放把事情从头到尾好好讲讲。就从认识夏晓兰开始讲,一直讲到周诚和康伟在饭店炫富,听完之后朱放父亲很快下了评论:

  “有这种事,还怎么处对象?你儿子和那姑娘成不了,你也别找人家麻烦,你挑剔女方出身,女方也要挑剔男方情况。“

  丁爱珍嫌弃夏晓兰的出身,朱放父亲却有点欣赏对方。

  一个农村丫头,靠着年轻漂亮找个人嫁了就行,这是改变命运的捷径,夏晓兰偏偏要自己折腾。出身差算啥,他们家又不是解决不了工作,能从乡下倒卖鳝鱼进城卖,一穷二白的,先认识了市委招待所的采购,转眼又打通了其他几个饭店的关系,这不仅是长得漂亮,而是有本事啊。

  朱放的能力普普通通,不然咋会只安排个采购的工作,找个厉害的儿媳妇也不错。

  朱放父亲最欣赏的还是夏晓兰的当机立断,丁爱珍表示出嫌弃,夏晓兰直接掐断了供应黄鳝的生意,掉转头就卖服装去了……更重要是夏晓兰找的那个对象。

  朱父知道这世上厉害的人多着呢,他当个小领导算啥,上头不也有大领导吗?

  对方态度高高在上,朱父搞不清底细,就不会为难夏晓兰。

  欣赏归欣赏,夏晓兰搞得朱放和丁爱珍母子失和也是真,人有亲疏远近,朱父对夏晓兰也有意见。他比丁爱珍厉害的是能忍,不弄清楚夏晓兰找的那个对象情况,朱父不会贸然出手。

  见朱放还梗着脖子,儿子再没用也是亲生的,朱父沉着脸:

  “这点气都忍不了,你以后还想干更好的工作?不去上班,你说的轻松,让你搬出家过两个月,你手里那点积蓄肯定撑不住!不靠家里你自己能找到啥好工作,采购的活儿轻松,时间自由,月工资虽然才70元,你们饭店吃的啥,普通单位食堂又吃的啥?”

  朱放在家是不用缴生活费的,工资都是他的零花。

  丁爱珍额外还经常贴补他,朱放就没有过真正缺钱的时候。商场里上百的皮夹克,几十块一双的皮鞋,他说买也就买了。

  虽然心底不服气,到底知道他爸说的是真话。

  “妈要是再敢去找她麻烦,我也是有工作单位的,别人来饭店闹我,工作我不要了,家我也不回,出去要饭去!”

  丁爱珍能骂夏晓兰,敢和她儿子赌气吗?

  心里恨死了夏晓兰,却又暂时被朱放的威胁给限制住了手脚,晚上睡觉时紧咬的后槽牙都还没放松:

  “老朱,这口气我咽不下啊!”

  朱父在黑暗翻身,“再忍忍,看看情况。”

  蠢不蠢啊,要干点啥也得等风头过去,等朱放对那丫头没那么迷了,才好动手吧。

  如果去找饭店找朱放的男人没啥本事,收拾一个乡下丫头,用得着如此着急吗,啥时候下手都一样,无依无靠的还能蹦跶的比朱家高?

  ……

  夏晓兰对朱家的闹腾一无所知,不过丁爱珍看样子心眼儿挺小,她也要警惕对方报复。

  夏晓兰割了两斤肉,又买了两包糖提着上胡永才家,感谢胡永才两口子帮忙找房子。她对现在租住的房子满意的不得了,在商都市位置居,走哪个方向都特别方便,房间宽敞,院子很大,夏晓兰寄放自行车很方便。

  于奶奶脾气古怪,却也不会主动找麻烦,收了20块一个月的房租,只要不带别人回家过夜,于奶奶从不管夏晓兰母女的事。

  夏晓兰时不时送点吃的,于奶奶也不要,对方恪守着房东和租客的界线,没有和夏晓兰母女亲近的想法。夏晓兰缺失的亲情都被刘芬和刘勇、李凤梅弥补了,于奶奶喜不喜欢她,她根本不放在心上。

  这房子租的好,她要感谢下胡永才两口子。

  也抱着打探消息的想法。

  胡永才和朱放认识,肯定了解朱家的情况。

  胡家和于家距离不远,一个筒子楼一个是平房院子。瞧见夏晓兰提着东西上门,胡永才老婆脸上的笑就没停过,东西稀不稀罕,当然稀罕!可她也挺稀罕夏晓兰这姑娘,做人大方做事敞亮,谁不乐意和夏晓兰多来往?

  农村出身的咋了,一个月能出20块钱租着于家的房子,手里没钱的人哪敢这么造。

  “你来家里嫂子很欢迎,下次可不能再见外!”

  夏晓兰上辈子从底层销售爬上去的,有些习惯是刻入骨髓了,上门做客别管东西多少,有个“伴手礼”才显得礼貌。太礼貌了显得见怪?礼多人不怪啊,她和胡家本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有来有往,大家才能有交情。

  有人请胡永才吃饭,胡家只有胡永才老婆和孩子在,说是孩子,大的那个都有15岁,没比夏晓兰小几岁,却还是一团孩子气。夏晓兰慢慢把话题扯到了朱家,胡永才老婆一愣,以为夏晓兰是瞧上朱放了。

  可她早上出门买菜,还听人说新来的小夏人长得漂亮,找个了同样俊,开大车的对象。

  八卦传的太快了,周诚都没能登门入室,就被人给瞧见。

  夏晓兰不觉得有啥好遮掩的,老实说自己好像得罪朱放他妈了,害怕朱家报复。

  “嫂子,您看这事儿闹的……”

  胡永才老婆也是觉得稀罕,“你真没和朱放处过对象?”

  胡永才在家里也八卦过朱放家的条件,听说夏晓兰把人得罪了,胡永才老婆也有点替她担心:

  “朱放家条件挺好的,他妈在单位是办公室主任,他爸在政府上班。”

  胡永才老婆压低了声音。

  不仅是朱放爸爸在政府上班,朱家一圈儿人都是各种单位的,绝对的地头蛇。要不朱放眼光那么高呢,人家有底气!

  胡永才老婆的眼神里都是担忧,不禁劝夏晓兰:

  “大姐给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长得俊的对象谁不喜欢?可有时候长得俊也不当饭吃,听说你那对象是外地人,朱家要为难你,隔得那么远他能帮上啥忙。”

  找朱放就不同了,体体面面的小伙子,工作也不差,重要是家里条件好。

  胡永才在家里说过,朱放稀罕夏晓兰呢。门户上差点不怕,别管朱放他妈有多反对,天下哪有当父母的能拧过儿子?

  夏晓兰眉头皱了皱,小鬼难缠,没想到朱家还是小地头蛇。

  “谢谢嫂子,对象我不想换,这事儿我自己回去想想该咋办。”

第93章 给夏晓兰下套(1更)

  朱家人多势众,家族成员分布在各单位部门,在胡永才老婆看来已经是顶了不起的家庭。

  夏晓兰从前也不是没和领导们打过交道,朱放父亲那样的真的算是小官儿。

  小官儿是相对上辈子的身份位置,对现在的夏晓兰来就真的很难对付了。朱家的亲戚们分布在各单位部门,要为难一个个体户还不容易?

  事情是很麻烦,但她并不后悔抽朱放妈那一顿。

  都欺负到头上了还不还回去?

  朱家要真的因此记恨她,夏晓兰少不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风范,夏晓兰只当朱家是成功路上的磨炼……摆摊的地方要换换是真,老在同一个地方摆摊,容易被人找麻烦。

  夏晓兰原本不想这么快开个固定的门店,不过有朱家这个潜在威胁,她还真要早点结束游击战。

  开店就要办手续,有了营业执照,别人再想找麻烦也要费点力气。当然,也有可能是更好找她麻烦,固定的店铺也不能说收就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相比起开店的麻烦,摆摊的危险更大。

  现在还没有后世让小摊贩们害怕的“城管”,那城市管理的工作谁来干?市容、工商、卫生、交通……乃至公安和市政府,个个部门都能管,各自执法,能把小摊贩们管理的服服帖帖。

  夏晓兰又庆幸自己没有开小吃店。

  卖吃的看着最没技术含量,其实方方面面要顾忌的更多。有手艺就能赚钱么,有客人吃坏肚子咋办,有流氓来讹人捣乱咋办,卖服装不需要太好的卫生情况,开个小吃店任谁都能捏一脚,别说工商来查,卫生局的都能让你乖乖给跪。

  这样看,夏子毓家能在安庆县一门口开起两间门面的旺铺,也挺有本事,夏晓兰猜“张记小吃”肯定是有人罩着的。真要是没有根基的乡下人进城做生意,看你大把赚钱能不眼红,流氓混子敲诈勒索是常事,直接把生意抢了也没办法。

  夏晓兰又不是百事知晓,“张记小吃”背后的确有人,这人却是安庆县一的孙校长。

  孙校长不是为钱为利才看顾着小吃店,他就是喜欢夏子毓那样的好学生。

  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好学生,家贫还不忘学习,夏子毓这个人设,孙校长咋会不喜欢。

  他帮张翠打招呼拿下一门口的旺铺,是有次见两个混子掀翻了张翠的摊位,汤汤水水洒了一地,张翠在地上哭,说着妈没用之类的话,而之前刚刚从孙校长手里领过奖学金的夏子毓,蹲在地上帮她农村妇女的妈捡碗,嘴里说着不念书了,母女俩抱头痛哭。

  咋能不呢,就夏子毓那成绩,考大学的希望那么大!

  孙校长喝斥走两个混子,问夏子毓有啥能帮忙的。

  夏子毓特别懂事,并没有提要求,不过到底没再说不念书。孙校长后头又碰见过张翠几次,一个女人独自靠小吃摊供女儿,特别不容易。

  那时候夏子毓还念高一,80年的时候县城摆摊的没几个,兜里的钱不多,小吃摊的生意也算不上好。孙校长当时还挺生气,夏家没有其他人啦?

  后来侧面了解情况,夏家一大家子人,都不赞成夏子毓一个女孩儿继续念书,家里没给母女俩半点支持。

  “女孩儿就不能考大学了?”

  孙校长当时回家这样讲,到底把夏子毓这个勤奋朴实学生的难处记在了心上。等到去年,夏子毓升了高三,模拟考试成绩忽高忽低,为了让夏子毓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孙校长终于出手帮忙——县一斜对面有两间铺子,孙校长认为张翠可以把小吃摊转变成店面经营。

  要不是为了夏子毓能专心学业,孙校长才不会管这事儿。

  不过张翠开店的时机显然也成熟了,孙校长的帮忙才有效,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张翠不仅把做小吃的手艺练出来,还攒下了一笔开店资金。

  “张记小吃店”生意很好,夏子毓不担心生计,学习成绩也稳定。

  今年更是一举考上了京城师范学院,货真价实的本科大学生,让孙校长感概自己没有白帮忙。县城重点学的校长,这职位在官场上不算啥,可县教育局的领导也未必有孙校长受欢迎,不说孙校长以前的学生,现在谁家没有孩子要考大学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