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8节


第43章 认门儿

  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孔志斌默默躲在一处墙角,干起了偷窥的事情来。

  孔志斌打量着冯荞,她今天穿了一件水红色衬衫上衣, 很时兴的小方领样式,合适的腰身剪裁,搭配一条黑色裤子, 越发衬得身材纤细苗条。这段时间没见, 她似乎哪儿变了, 本来就眉眼俊俏,如今好好一打扮,简直是光彩照人。

  孔志斌心里莫名的一阵郁闷, 心里有些堵得慌,也许眼前的冯荞离了他,弄得灰头土脸一副憔悴样,才能满足他某种变态的自大心理吧。

  孔志斌挑剔的目光落在冯荞身旁的男人身上, 肤色偏黑, 身形挺拔矫健,看起来年龄要比冯荞大几岁, 孔志斌在心里说,无非就是个平凡无奇的乡巴佬粗汉子,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那种,没什么好在意的。

  然而他却忍不住继续靠在墙角偷窥着, 那两人似乎正在商量什么, 男的不知说了什么话, 冯荞仰起脸,撇着嘴露出一个揶揄的笑容,那男的似乎被取笑了,表情微窘,屈起手指轻轻在冯荞脑门上弹了一下,冯荞缩着脖子笑起来。

  孔志斌总觉着这一幕十分碍眼,这男的也太不庄重了,这个冯荞也是,怎么不知道矜持。他正在腹诽,忽然那男的一抬头,目光往这边一扫,孔志斌连忙往后退躲进墙角,再伸头去看时,那两人已经并肩走远了,男的手里拎了一大包东西,冯荞空着两手,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说话,十分默契的样子。

  孔志斌目光阴郁,心中却不屑地想,一个村姑罢了,那男人倒是上心,乡野莽汉配村姑,反正也也就这水平了。

  冯荞和杨边疆哪里会注意到一个躲在墙角偷窥的人。他们俩这几天很忙,刚把订婚的事儿忙完,马上冯荞又要去杨边疆家“认门儿”,认门之后,中秋节也就快到了,杨边疆还要紧赶着去冯荞家送节礼,作为新女婿头一趟送节礼,自然不能太随意。

  两人这会子特意去供销社买了月饼。冯荞到杨边疆家“认门”,总不能空着手,乡间的习俗一般是带一些糖块和点心,冯荞一琢磨,中秋节都快到了,点心索性就买月饼吧,再买一包糖块。杨边疆又说,来都来了,索性一并把中秋节送礼的月饼也买了吧,省的下回还得来。

  这一买就多了,“认门”买两包,送礼买了八包,一下子十斤月饼,四块八毛钱还再加六斤粮票,好在如今比前几年强了一些,前几年这月饼还是限购的,每家只能买限额的数量,听说最困难的年头,一口人只给买半块月饼,你有钱有粮票也不许你多买。

  十斤月饼,再加上四包糖块,“认门”两包,送礼两包,杨边疆送礼还要买白酒,算一算,至少要买六瓶,到时候还得买鱼买肉……杨边疆是第一趟送礼,礼数比较讲究的话,不光冯老三家,冯荞的大伯、二伯家也要去坐坐的,买的东西也就相应多了。冯荞心里算了半天,这一来可得不少钱呢。

  “哥,你那天也不跟我商量一下,认门的事情不用这么早的,人家都是快到结婚前才认门,可以省下之前送礼的钱。都是农村人,有些钱花得也不实惠。”

  “这么快就知道替我省钱啦?向着我呢。”杨边疆笑。

  “什么呀,谁向着你啦。”冯荞语气不自觉的羞涩娇嗔,婚前新女婿头一回送节礼,讲究可多,礼也更重,她只是觉着没必要这么花钱,不用问她也知道,杨边疆这阵子钱可花的凶呢。

  “都是农村人家,我爸也不是多讲究的人,有的钱该花,有的钱其实没必要的。再说了,我家里那样你也知道……我现在还住在二伯家呢。”

  “没事儿,你放心吧,我妹妹都已经出嫁了,家里就还剩下我一个,没别的负担了,我自己的工资和退伍津贴也都攒着。”杨边疆笑着安慰道,“第一回,这些礼节关系到咱俩的面子,该花的钱就不能省。你去我家认了门,往后咱俩爱怎么来往都没人能说什么,再说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我爸妈盼着见见你,我还盘算着早点儿结婚呢。”

  “你才丑媳妇呢。”冯荞不满。

  “嗯,我丑媳妇。”杨边疆笑不可抑,换来冯荞一脸红霞。

  冯荞首先计较的前边这一句,想想似乎忽略了更重要的内容,她要等明年才满十八呢,结婚哪能那么快。坏家伙!

  ☆☆☆☆☆☆☆☆

  孔志斌在镇上溜达了大半天,下午太阳西坠的时候又去,才听门卫说陈茉茉回来了。

  “那我进去找她。”

  门卫端着脸瞅他,孔志斌忙说:“我跟她约好了的,不信你去问她。”

  门卫狐疑地盯了他两眼,目光里有些不明的意味,终于挥手放行了。

  孔志斌径直去广播室,刚走到门口,便看见那个民兵营长赵红兵也在,正坐在陈茉茉对面的椅子上,两人嗑着瓜子,说说笑笑的十分融洽。

  “茉茉。”孔志斌站在门口,绷着脸叫了一声。

  赵红兵一扭头:“哎,这人哪个窟窿蹦出来的,咋又来了?”

  “陈茉茉!”孔志斌提高声音,告诫地叫了一声。这阵子他跟陈茉茉来往亲密,明明就是恋爱关系了,孔志斌看着陈茉茉,用不满地眼神催促示意她。

  果然,陈茉茉放下手中的瓜子儿,站起身对赵红兵说:“赵营长,今天我还有事儿,孔同志来给我送书呢,要不你先走吧。”

  “你整天看的什么书呀?”赵红兵斜眼瞟着孔志斌,嘴里说:“茉茉,你一个好好的知青,早就不上学了,你就是专门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来的,看那些没用的书做什么,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你跟着我好好在农村锻炼就行了。”

  “哎呀赵营长,人家上级的广播现在可都说了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也无非看一些毛.选之类的书,你怎么能说没用呢,这话真是错误。赵营长,你先走吧,你说的工作,我们明天再谈吧。”

  “那行那行,茉茉,你往后缺什么书,吱一声我给你找,有那种人吧,你可不能随便相信的。”

  赵红兵瞪了孔志斌一眼,大摇大摆走了。有了上回被撵出公社大院的教训,孔志斌硬忍着没发火,韩信能人□□之辱,早晚有一天让这小子好看。孔志斌觉得陈茉茉这样的姑娘,冰雪一般聪明剔透,自然是明智的,尤其两人现在关系已经很明确了,没必要理会赵红兵这种人。

  然而想是这么想,刚才赵红兵那个夹枪带棒的讽刺,却很难不让人生气。孔志斌等赵红兵走了,抬脚跨进广播室,脸色阴郁地责问:“茉茉,你怎么还跟他来往?”

  “志彬你说什么呢,人家赵营长也是公社的干部,我跟他完全属于工作关系,你要理解我,我总不能不工作吧。”

  孔志斌暂时压下心里的不快,在陈茉茉对面椅子上坐下,却在瞥见办公桌上的一堆瓜子壳之后忍不住了。

  “工作关系,工作就是在这儿嗑瓜子闲聊天?茉茉,如今我们两个关系已经很明确了,我理解你,你也要理解尊重我,我们也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呆下去,像他这种人,你可不该跟他多牵扯,你往后少搭理他。”

  那语气带着几分告诫和不悦,陈茉茉眼眶一红,忽然就委屈地掉了眼泪。

  “志斌,你怎么也不相信我?我以为你是懂我的,连你也不理解我了吗。”

  “不是不相信你,我……我也是担心你。”孔志斌看着陈茉茉委屈凝噎的样子,心中就软了下来,放缓了语气说:“茉茉,你跟这种人可不是一类,你一个年轻姑娘家,长得又漂亮,有知识有才情,你是什么身份?你跟这种人接触多了影响不好,我也是出于对你的关心。”

  “你以为我想吗?”陈茉茉眼角瞟着门外,抹着眼泪哭得更加伤心了,“你以为我想应付他?我有什么办法,我孤孤单单一个人来这鬼地方插队,离家那么远,我无亲无故的,赵红兵这样的人,我得罪的起吗?我无非也是生存立足,我能怎么着?你为我着想了吗?”

  “不是,茉茉,你别哭呀。我也是担心你,我怕你跟他接触多了不好,这种人明显心思不正的。”孔志斌被她哭得心疼,忙又道歉,“是我不好,别哭了,你哭得我都心疼了。”

  “你要是真心疼我,你想个办法让我早点儿回城,我哪还用受这个委屈?哪还用应付这种人?志斌,你不知道,我实在太不容易了,可是你明明找得到关系,你却不肯帮我。”

  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孔志斌心里无奈烦闷,不得不想,陈茉茉现在的态度也太功利了,他其实能够理解,这兔子不拉屎的乡下穷地方,陈茉茉从大城市来插队,生活该有多么不容易啊,必然各种心酸委屈。陈茉茉这样也可以理解,孔志斌觉得,那些嫌弃女孩子功利势利的,无非都是些没本事的屌丝,男人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女人,包括钱财地位,这有什么不对?可是这个年代,他如今蛰伏等待着高考腾飞,眼下他的优势能力还没法完全施展开,他也着急没法子呀。

  孔志斌在心里暗暗说,钱会有的,地位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按照他的谋划,用不了几年他就会有足够的能力改变现状。

  见陈茉茉眼泪汪汪的样子,孔志斌只好耐心劝道:“茉茉,关于这件事我们不是讨论过了吗,就算你招工回城,也只是个普通工人,哪能跟大学生相比?你现在就不要想那些了,一定要静下心来复习,高考时间可不多了。”

  陈茉茉低着头,慢慢止住了眼泪,小声嚅嚅:“志斌,我也是太心急了,这阵子我也在看书复习,就是……胡乱担心,你知道的,我从小学音乐,文化课本来就不怎么重视,这阵子复习数学弄得头疼没信心,我怕我考不上,不能跟你一起回城了。”

  孔志斌知道陈茉茉这些心思,只能想方设法安慰了半天,鼓励她好好复习,她已经比别人占了先机,一定能考好的。

  ☆☆☆☆☆☆☆☆

  对于“认门儿”,冯荞其实还是很紧张的,不管丑媳妇俊媳妇,姑娘家第一次上门见公婆,难免都会有点忐忑吧。一早起来,她就仔细梳好辫子,穿上新做的衣裳,等着杨边疆来接她。

  按当地习俗,杨边疆要带着媒人一起来接冯荞。其实这里头的用意也很简单,那个年代的农村,青年男女往往都是媒人介绍,相亲之后订婚,很可能两人就相亲见过一次面,根本还不熟悉,说不上话,甚至连人都认不准,这就需要“媒婆嘴”的调剂了。

  可他们两个不一样,这个勉强充任的媒人是冯荞亲二伯娘,并且媒人自己都不太认识男方家人,于是二伯娘大手一挥,叫杨边疆自己带走就是了。

  杨边疆当然没意见,很愉快地带上冯荞就走了。三里远的乡间小路,没几分钟就到了,杨边疆就在这几分钟里跟冯荞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大哥,大嫂,一个五岁的小侄子,还有一个妹妹,去年出嫁了,今天也会来,其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二大爷,亲戚该来的自然也都来了。

  “你什么也别担心,跟着我就行了,那些亲戚你反正也记不住,认不得就别管,该干啥干啥就行了。”

  两人一进村就引来了各种注意的目光,路上遇到了人,一便跟杨边疆打招呼,一边就笑呵呵盯着冯荞围观。冯荞被大家看得局促,好在杨边疆一路跟村里人打着招呼,却把车子蹬得轻快,也不多话,径直带着冯荞进了自家的门。

  “到了。”他在门口停住,回头看着笑。

  冯荞顿时一阵紧张,规矩习俗什么的,二伯娘也都教过她了,可耳听是一回事,真正经历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她暗暗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放松,杨边疆扭头冲她眨眨眼,悄悄握了下她的胳膊,安抚地一笑。

  “妈,冯荞来了。”

  其实哪用他喊,一直有人在门口张望呢,这会子他们刚到门口,就一大堆人迎了出来,冯荞反正都不认得,就只管微微低着头,亦步亦趋跟在杨边疆背后,前边坚实的脊背成了此刻唯一的依靠。

  “冯荞,这是我妈。”

  冯荞一抬头便看见一张笑眯眯的脸,看起来五十岁不到的年纪,身量比冯荞矮了大半头,这是杨边疆的妈妈?呃,真不知道她这瘦小的个头,怎么生出杨边疆这样人高马大的儿子来的。

  “妈。”冯荞声量很小,却十分清晰地叫了一声。

第44章 杨家

  冯荞一声妈叫出口, 满院子竖着耳朵等待的人便轰的一声欢腾起来了,嘻嘻哈哈说笑声顿时响成一片。

  当地风俗,据说第一次到婆家“认门儿”的姑娘, 有一道最为难的坎儿,要改口叫妈。对于第一次登门的准媳妇来说,本来就怯生生的, 忽然要管一个不熟悉的人叫妈, 实在是不容易叫出口的。

  当然, 也有先不改口的,有的姑娘也不叫妈,可也不能叫别的称呼, 没认门之前可以叫婶子伯娘,认了门再叫婶子伯娘,婆媳都会被调侃取笑的。于是有的就含含糊糊啥也不叫,先迷糊过去, 往后结了婚再说。这大概也是准婆媳相互“认可”的一种形式了。

  不改口婆家也没法勉强, 不过公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要失望的。再有那些多事的七大姑八大姨, 竖着耳朵在一旁听着呢,谁家未过门的媳妇来认门儿, 叫没叫妈,叫了几声, 都会成为村里人的谈资, 甚至成为准婆婆们攀比炫耀的资本。我家儿媳进门就叫妈了, 你家那个儿媳……啧啧啧,没叫啊。

  杨边疆看着冯荞,笑得眼睛弯起,那目光柔软的都要融化了。要说冯荞跟他的父母家人压根还陌生,更别谈什么感情了,冯荞愿意进门就叫妈,还不是为了让他好做人吗?说出去都是他的脸面。

  “你看边疆妈乐的,嘴裂得跟个裤腰似的,儿媳妇进门叫声妈,这心里不比喝了白糖水还甜呀。”

  “就是就是,笑得眼睛都眯缝没了,这么俊俏的儿媳妇,看把她高兴的。”

  一大堆亲戚嘻嘻哈哈地说笑逗乐,再看杨边疆的妈妈,果然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连声答应着,一把抓着冯荞的手往屋里领,“她二姐来啦,路上累着没?热不热?赶紧屋里坐。”

  冯荞被一堆人簇拥着,反应过来“她二姐”说的是自己,这也算是个习俗,好比说准儿媳妇虽然认了门,可还没正式过门呢,婆家先拿着当闺女养。杨边疆在家不是排行老二吗。

  冯荞偷偷用眼角余光看看杨边疆,正好对上他带着笑意的目光,暖暖的软软的望着她,这么多人呢,冯荞赶紧移开了眼睛。

  冯荞被迎进屋,众人说笑了一阵子,无非是些吉利话和夸奖的话,夸一夸“郎才女貌”之类的,慢慢地终于散去了一些,该忙的去忙,该走的也就走了,剩下至近的亲戚则会留下来吃饭。杨妈妈喜滋滋地出去准备饭菜,屋里最终剩下几个年轻姑娘陪着冯荞,这些陪坐的小姑娘应该都是杨边疆的堂妹、表妹之类的,家里专门安排来陪客。其中一个身材娇小的,面容长得很像杨妈妈,杨边疆随手指着说是他妹。

  “二姐,其实我见过你,很面熟,以前可不知道你能给我当二嫂,要是早知道,我早就天天跑去找你玩了。”

  杨边疆说:“巧嘴,你啥时候认得她?”

  “两家村子这么近,我一准见过的,干活割草什么的总会遇上,二姐长这么好看,我见过的我当然能记住,现在看着可不脸熟吗。”

  冯荞笑笑说:“小时候我们村的小孩都喜欢跑西大河边上玩呢,就在这村后,应该是见过的,就是原先叫不出来名字罢了。”

  “对呀对呀。”杨边疆的妹妹点着头,很是得意地指着杨边疆,“二哥,听见了没?听见了没?二姐说她认得我。”

  杨边疆老有点怪怪的感觉,他妹今年十九,冯荞比他妹还小了两岁呢,听着他妹一口一个二姐,感觉挺好笑的,在他心里冯荞实在是个小丫头。小丫头跟他在一起,平白长了辈分了。杨边疆于是说:“要不,你俩叫名字吧,随意些。”

  “别,今早咱妈专门交代,让我叫二姐,可别叫错了,叫错了妈又该唠叨。咱妈那个老规矩、老讲究,叫名字她听见一准数落我。”杨家小妹转头看着冯荞笑,“现在先叫二姐,往后改口叫二嫂也好改。二姐,要不你叫我名字吧,我叫兰江,杨兰江。”

  杨边疆却没再介绍别的人,大约是亲戚太多,恐怕介绍了她也一时半会也没法记住,索性就当他自己忽略了,别人就算要说,也只能说他没给介绍,冯荞也不用费劲地一个个去认。冯荞是个伶俐的,她不认得,谁跟她说话只管微笑就行了。

  兰江是个健谈的姑娘,挺活泼的,大概也是怕冯荞头一回来,气氛冷落了吧,她又跟冯荞聊起名字的由来。

  “我大哥叫新疆,听说我妈生我大哥的时候吧,刚刚解放呢,我爸那时候还在当兵打仗,正要跟着部队进新疆呢,就给我大哥取名字叫新疆,轮到我二哥,就顺着叫边疆,轮到我了,我爸说还顺着叫,硬给我取个男孩名字叫援疆,那时候广播里经常喊援疆。幸亏我妈死活也不同意,后来就给我改了个字叫兰江。”

  冯荞微微笑着听她讲,原来还有这由来呀。

  聊着聊着,兰江又开始抖落杨边疆那些糗事,比如他上学逃过学,挺聪明可是不认真,成绩不咋地,小时候调皮捣蛋打架一流,又说起他“二十二的高龄剩男”的笑话。

  “我妈说,都快被他愁瞎眼了,二十好几的人了,也找不到个媳妇儿,我大哥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小侄子都学走路了。眼看着怕他打光棍呢,叫他相亲他还不乐意,我就说嘛,他一个大小伙子,他还能不想媳妇儿?原来是自己早就惦记上二姐你了。”

  冯荞臊得脸热,杨边疆对妹妹无奈道:“净瞎说。”

  “谁瞎说啦?”兰江咯咯笑着,贼兮兮凑到冯荞身边说悄悄话,“二姐你不知道,我看他就是假正经,原先村里有个姑娘吧,对他明显有那么个意思,人家找他说话他不搭理,他装作听不懂,走路遇上了他还躲着人家走……”

  “嗯——”杨边疆重重咳嗽了一声,警告地瞥了兰江一眼,“你还能不能说点别的了?”

  “嘻嘻,叫我说的着急了?”

  小姑娘们嘻嘻哈哈笑成一片。

  “二哥你出去呗,你也真好意思在这儿看着,二姐好好坐着呢,谁还能拐走了?也不用你每时每刻看着呀。你去忙你的,我们女的说说话。”

  “撵我走,好说我坏话是吧?”杨边疆打趣妹妹。然后他果真起身去院子里转一圈,小姑娘们刚聊几句,没多会儿他就又回来了,神情自若,坦坦荡荡地继续陪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