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皇家媳妇日常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3节


  九月十二日。

  燕地,蓟城,燕王府。

  八百里的加急圣旨,到了四皇子的手里。

  从那字里行间,帝王的哀伤,宣然其上。

  “进京吗?”

  燕王是愿意的。

  若不进京,东宫储君的位置,一个外藩的藩王如何肖想?

  进京,自然才有成功的可能。

  “王爷,您若是进京了,对于燕王府的安排,您有些什么意见?”燕王妃是问了夫君的意思。

  “本王带高晸进京。高熙留守蓟城。至于王妃,你也留下来照顾高孜吧。”燕王最终做出了决定道。

  燕王妃沉默了一下后,同意了。

  对于燕王的决定,燕王妃能想明白。

  燕王离开了蓟城,这燕王府留个主事人,自然是世子高熙最合适。

  至于高晸、高孜兄弟,上个月两兄弟争执,高孜落水,连发了两日的高烧。这好了以后,高孜的双耳,有些受到影响,听力是大减。

  总之,次子这些日子是不太好过。

  想来,次子离开一段时日,也是好事儿。至少,燕王妃是这般认为的。

  当天。

  九月十二日晌午后,燕王领着次子朱高晸,带着亲卫一营人马,就是起程南下,赶往了京城去给长兄哭灵。

  晚间。

  朱高熙回了元熙堂。

  他自然是去陪着妻子用了夕食。

  消食时,夫妻二人独处,打发了侍候的丫鬟。

  “太子薨逝了?”福娘问了此话道。

  朱高熙点点头,回道:“是。”

  “五郎,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福娘觉得应该透露一些她知道的消息,她说道:“太子大伯不在了。皇祖父膝下的儿子们,不管是父王,还是各位皇伯皇叔们,他们皆是属于皇祖父生的庶子……”

  朱高熙不傻,他听出来了,福娘之语是话中有话。

  “你的意思是……”朱高熙沉默一下后,说道:“父王,起了那等心思?”

  福娘轻轻的颔首,微点了一下头。

  “不可能?”朱高熙摇摇头,说道:“父王排行第四,父王前面还有两位皇伯父。”

第54章

  “既然所有的皇子都是庶子, 立长?还是立贤?这是各有说法。两派之间, 同样各有支持者。”福娘说了她的观点。

  听到福娘这话后, 朱高熙有点无言以对了。

  因为,两位皇伯父,不管是秦王,还是晋王。这两位受封藩王的皇伯父,在封地上的名声, 都有些不那么美妙。

  所以,听了妻子的话后,朱高熙不得不承认,他的父王貌似有些机会的?

  “父王已经去京城。想来, 在京城的父王会更了解那里的局势。”朱高熙回了话,说了他的观点,他道:“我们做晚辈的, 不管长辈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除了支持外,也无他法。”

  “是啊, 无论如何都得支持。”福娘表示赞同。

  一家人都拖后腿,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接下来的日子,五郎你得受苦了。”福娘感概道。

  “我倒乐意忙碌一些。”朱高熙不以为意, 这位以前光读书, 不干政事的世子爷。如今对于处理政务,有极高的兴趣。

  “我觉得你有功夫的话,可以多花功夫去考查考查, 提拔些有能力的年青才俊。”

  福娘笑着提议道:“事情永远干完,但是,手下若能聚齐越来越多的人才,你这管事的藩王府世子显然会落得更轻松。”

  “这话我记下,确实是个好法子。”

  朱高熙颇是认同了福娘的话。

  九月,下旬。

  京城。

  各地的藩王皆是进京了。

  太子的葬礼,自然是极尽的隆重。

  可这些又如何呢?

  对于东宫剩下来的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宽慰,没有任何的用处。

  七七四九之后。

  有朝臣上表,应该请藩王们各归封地了。

  宏武帝压上了奏章,没什么反映。

  这位帝王的如此动作,就是让人玩味了。于是,京城有了异动。

  京城,燕王府。

  书房内,燕王正在品茶。道衍和尚正看了两封请贴。

  “王爷,贫僧以为秦王、晋王之邀,婉拒为妥。”道衍和尚把两封鎏金请贴轻轻的往桌上一放后,说了自己的建议。

  “本王正有此意。”燕王不隐瞒什么,在浅尝一口茶汤后,搁下了茶盏,回了话道:“两位皇兄皆是长兄,本王不妨避之。”

  燕王对于那把椅子有野望。

  但是,燕王的理智还在。燕王清楚的知道,东宫的未来主人是谁?

  还要看皇父属意的是谁?

  说句心理话,在燕王的心中,宏武帝这位皇父的形象,还颇是伟、光、正的。毕竟,观列代的帝王,真正出身白丁的,唯有宏武帝一人。

  哪怕是汉高祖呢?

  那也是当过地方上的亭长,算是豪强中的一份子。

  唯宏武帝是佃户出身,亲人一个个饿死,他是没法子当了和尚。就是当了和尚,还是一个吃不饱的和尚。

  出身这么差的宏武帝,能从白丁走到巅峰,成为名垂青史的帝王。

  在燕王的心中,他皇父留给他的,自然是伟岸的身影。

  “大师,你以为上意属谁?”

  燕王在良久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道衍和尚念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

  尔后,和尚才说道:“王爷,贫僧以为圣上之意,暂时未定。东宫未来的储君,怕是有一翻的龙争虎斗。”

  燕王的目光,望向了皇宫的方向。

  他悠悠回了一句,道:“是啊,父皇怕是挺为难吧。”

  手心手背,全是肉啊。

  哪个儿子,都是儿子。

  那么,皆是庶子的情况下,父皇,你会怎么选择?

  燕王在揣摩着宏武帝的心思。

  皇宫,御书内。

  宏武帝看了儿子们的近况秘报,又看了那些皇子在台下的小动作奏章,帝王是额头青筋直冒腾。

  “一个两个,没个省心的。”

  宏武帝这是长子刚过逝,正是伤心。结果倒好,他下面的儿子们,对于长兄的过逝,貌似还是有些殷殷期盼的样子。

  宏武帝转念一想,就是明白过来。

  东宫的储君之位,动人心啊。

  “哼……”

  帝王搁了手头的奏章,他已经没心思继续翻阅下去了。被儿子们一气,这位帝王真是觉得生得儿子太多,个个是冤孽,全来讨债的。

  当然,宏武帝时候是不会承认的。

  当年,这位帝王是巴不得儿子越多越好。毕竟,老朱家就剩下他一人,这开枝散叶的重担,要帝王一人来承担嘛。

  “唉……”

  叹一声,这时候,让宏武帝能念着的,也就长孙朱高锦了。倒底是从小在身上看着长大的。有句怎么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

  宏武帝年纪大了,这挂念起来的,自然就是少数的几个。

  大孙子朱高锦就是其中一例。

  十月初二十五日。

  朝会。

  宏武帝又一次被朝臣们上了奏章,请求让藩王回各自的藩地去。

  对此,宏武帝依然是按下了。

  东宫。

  午时。

  若是往日,朱高锦定然是要小憩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