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极限警戒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168节


  此人身体有些奇异!

  想到这里,沈约瞬间观照,就见童贯的的身躯内,居然有几点光华闪现……

第1734节 当和尚骂秃子

  观人不但要观言,更要观行。

  言语有极大的欺骗性,容易哄骗世上蒙昧之人,行为才是很多人本质的体现,真正的清醒者多采用观行断人。

  沈约修习三摩地一致境,看人自然看其统一。

  世人多不统一,童贯更不统一,如果是太监,长胡子的是有,但很难像童贯长的那般茂盛。

  沈约察觉有异,随即发现童贯身躯内竟有光华,微有诧异。

  童贯被都子俊他们改造了?

  因为改造,童贯还保留男性的某些特征?

  都子俊他们为何要改造童贯?

  这些念头自然浮起,沈约随即转为平静道,“原来枢密使……”他知道枢密使已是宋人掌最高军事大权的人,缓缓又道:“枢密使既然不同李大人的提议,不知是何想法?”

  童贯出列一步,微捋黑须,大义凛然道,“张觉一事,错在王安中是非不明,打破海上之盟的约定,金人因此兴兵,本有缘由。破解之道就应由果推因,解决前因才是正道。”

  李纲微有诧异,随即嘿然不语。

  沈约看出李纲的反对,微笑道:“枢密使说的有几分道理。”他这般说,内心却知,很多人都是先说出点儿道理,然后在其中蕴藏自身的心思。

  众人神色各异。

  李纲暗自皱眉,有一些人却是神色振奋,蔡京咳嗽几声,沈约知道蔡京终于要发表看法,问道,“蔡老也有话想说?”

  蔡京眉头紧锁,半装作半是身体原因,颤颤就要站起。

  沈约沉声道,“蔡老年事已高,坐着说话就好。”

  蔡京再度干咳,“谢……”蓦地收声,改口道,“多谢沈公子的体谅。”

  这些年来,让他蔡京坐着说话的除了赵佶,再无第二人了。蔡京习惯所然,本要说“谢主隆恩”,可话到嘴边,才发觉让他坐着说话的是沈约。

  感慨赵佶行事荒唐,沈约竖子无礼,居然自当天子般对他如此老臣这般言语,蔡京终究还是隐藏不满,缓声道,“本公也觉得枢密使说的有几分道理。”

  沈约一听,暗想我说童贯有几分道理,你也随声附和,场面功夫做的倒是娴熟。

  蔡京留意着沈约和赵佶的脸色,继续道,“当年张觉降宋,本公是觉得不妥的。”

  沈约立即道,“既知不妥,为何不止?”

  蔡京暗想,你小子满口的大道理看起来冠冕堂皇,可朝廷的事情,哪是这般简单的?你仗着天子的名头飞扬跋扈的行事,难道没有想到也会有倒台的那一天?

  虽有不满,可蔡京想着沈约为他讨了座位,虽然一开口就问候他的老婆,但终究对他还有尊重。在朝廷四起四落,蔡京自然明白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谁对谁错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谁在赵佶眼中最是重要。

  “本公曾有谏言,可是……”

  蔡京看了眼童贯,见他黑须都像发亮的样子,微笑道:“当时王太傅设立经抚房,不经枢密院,径直管辖边事……”

  沈约问道,“王太傅又是哪个?”

  蔡京见沈约无知,不再惊讶,解释道,“王太傅名黼,字将明。”

  沈约微有扬眉,“我当初听陈东所言,京城有六贼,分别为蔡老,枢密使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这王黼,就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吗?”

  蔡京满是尴尬,一时不能言语。

  李纲见状,暗想你这是当着和尚骂秃子,蔡京怎么回答?

  答“是”,蔡京就是自承为六贼之一,答“不是”,这京城又没有第二个王黼。

  沈约望向李纲,淡然道,“蔡老不能答,那李少卿能否替蔡老答复?”

  这是个难题。

  得罪六贼的事情,少人去做。

  李纲却是淡然道,“卑职觉得,沈先生所言不差。”

  众人暗想,你李纲这么说,是在向蔡京等人挑战吗?

  顿了下,李纲补充道,“王黼就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

  轩内静寂。

  从沈约得赵佶允许,主持对金议策时,众人都在琢磨着风向。

  风向主战主和?

  在大多人眼中,这终究是赵佶来决定的事情。

  赵佶始终不发表看法,众人难免从沈约的态度琢磨赵佶的心思。

  沈约肯定是在传天子的心意!

  众人多有类似的经历,坚信这点。

  可沈约除了伊始痛斥了耿南仲一顿后,对李纲、蔡京的表态很不清楚。沈约方才为蔡京讨座,众人认为这代表着礼遇和风头指向,多有决定跟随蔡京的建议,可沈约随即称呼蔡京为六贼之一,这弯转的让众人着实措手不及。

  童贯听闻自己在沈约口中也成为了六贼,内心震怒,却亦有惊惶。

  他们哪怕是贼人的行径,可绝不认为自己是贼。

  这本是世人的矛盾之处,行着龌蹉之实,却向往着光明使者的称谓。既然如此,为何不伊始就追随光明?

  沈约将众人的表态尽数看到眼中,望向站在角落处,一面灰无须之人,“这位想必也是陈东所言的六贼之一?”

  那面灰之人本来尽量不让自己处于沈约的视野中,见沈约还是看过来,很是诧异,可这个问题让他也是无法回答。

  “阁下……就是梁师成?”沈约再问。

  群臣费解,搞不懂这个不认识蔡京、童贯、李纲的沈约,为何唯独认识梁师成?

  那人强笑道,“沈公子如何认得……不才?”他声音微有尖细,不过说的缓慢,就很有稳重之感。

  沈约心道,我刚才提及六贼的梁师成时,你很是不安,又长个真正的太监相,立在角落虽不起眼,可位次还在李纲之前,你让我如何想不到你就是梁师成?

  他不将原因解释,径直道,“阁下可赞同蔡老的说法?”

  群臣见状,暗想你小子如何这般问策?不但弯转的快,而且不等蔡京说完,就跳跃发问,着实天马行空的随心所欲。

  梁师成微有异样,半晌才道,“蔡老有何说法?沈公子……似乎没有听蔡老说完想法?”

  沈约淡然道,“何必听完?蔡老既然提及王黼设立经抚房,不经枢密院径直管辖边事,想必就是说,当时张觉降宋,对金人张觉的处理策略,都是经抚房所出?”

  蔡京微有惊奇之意。

  沈约又道,“我想蔡老的意思是,祸事都是王黼、王安中引发的,金人出兵,罪在二人,不如砍了这两人的脑袋,送给金人?”

  微笑的看着蔡京,沈约凝声道,“蔡老可是这个意思?”

  众人大惊!

第1735节 忠奸顺逆

  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多不是处理问题,而是处理提出问题的人。

  沈约对这种解决方式了如指掌,一听蔡京所言,就知蔡京的用意有几个——攻击王黼、铲除异己,同时附和赵佶的想法。

  蔡京四起四落,并不是因为忠逆,而是奸顺。

  顺着赵佶的意思,这才是蔡京在朝廷长盛不衰的原因。

  蔡京不过是赵佶的一个传声筒罢了,很多时候,赵佶碍于脸面不能干的事情,蔡京会替赵佶去做。

  历代所谓的明君,却多有佞臣在侧,无非是所谓的明君在借佞臣完成自己阴暗一面的想法。

  如今金人出兵,蔡京解决的方式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将惹事的人除去,再恢复往日的纸醉金迷。

  以往始终是这么处理的!

  这次如何能够例外?

  当习惯变成惯例时,人心早就麻木,也就丧失清明的时刻。

  沈约径直替蔡京说出想法,蔡京诧异沈约的了然直接,默然不语,群臣却凛然沈约的手段狠辣!

  杀了王黼和王安中?

  甩锅二人,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杀了这二人,众人倒未想过!

  原因在于,大宋自太祖以来,就有祖宗家法刻在太庙夹室石碑传下,让嗣君即位后跪读之,遵行不违。

  祖训的内容大致是——保全柴氏子孙,不杀文臣,若违背此誓,天必殛之。

  当然了,因为只有嗣君才能看到祖训,石碑上真正刻着什么,庙堂间只有传闻。

  传闻多少有真相的影子,哪怕古怪陆离。

  赵匡胤对柴氏子孙的礼遇来源自他的江山本取自柴家的孤儿寡母,他礼遇柴氏的作为,很多人暗自觉得,赵匡胤内心有愧。

  有愧的内心,终究会寻求宽恕的光辉。

  虽说很多君王对前朝皇族都采取斩草除根的手段,赵匡胤终究保全了自己的誓言。

  不杀文臣是极为奇特的祖宗家训,无人明白赵匡胤为何要立下这条规矩,可自太祖以来,宋皇帝对文臣的优待是有目共睹。

  就因为这般,群臣才对沈约的建议感觉惊悚。

  王安中、王黼都是文臣。

  沈约要斩了他们?!

  这是赵佶的意思?

  众人忐忑,因为轩内并无王黼!

  圣上不找王黼议事,是不是早有处理王黼的心思?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