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回到2002当医生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63节


“好好好,感谢感谢,滕主任,您帮了我大忙。那就不打扰了,我先挂了。”

周从文站起来走到办公室门口,“主任,我回来了。”

李庆华一怔,“从文,你怎么忽然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在帝都住几天呢。”

“哦,一个新生儿手术,做完了我看护了几天,拔管后孩子平稳我就回来了。这不是还惦记着周末的手术呢么。”

“早知道你回来,我就不找滕主任了。”李庆华笑呵呵的说道,也没多在意。

求人办事这种事儿其实也要分怎么看,看谁家的患者都是看,滕主任那面并不在意多看一个。

只要没什么大麻烦就行。

“主任,什么患者?”周从文问道。

“一个13岁的小男孩感觉心前区疼痛,诊断是心肌炎,在人民医院用了几天药,花费太高,没办法只能回家。”

李庆华说着,叹了口气。

“回家后呢?”

“我……”李庆华有些犹豫,周从文没着急,跟着他去了主任办公室。

“我感觉是误诊,孩子有强烈的心理暗示,现在起不来床。”

周从文皱眉,看着李庆华。

上一世李庆华号称人民医院胸外科太子爷,准备等祝军退休执掌心胸外科。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看好心胸外科的未来,认为冠心病这种老年病的手术会非常多。

不说上一世的事儿,因为准备执掌心胸外科,周从文认为李庆华心胸这一块的基础应该没问题。

他的诊断竟然和人民院心内科的诊断截然不同,这还真是意见怪事。

“我去看一眼患者。”周从文道。

“从文。”李庆华叫住周从文,“先不急,要是诊断和人民医院不一样的话,最好别当患者家属面说。”

周从文笑了,李庆华还真是个老好人。

误诊误治,临床经常出现,毕竟以老板的水平都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就别说其他人。

一般的医生觉得其他医院、医生误诊,也都尽量帮着遮掩一下,只要把病看明白就行,其他无所谓,谁又能一辈子不犯错呢。

今天你拆了别人的台,保不准哪天别人会拆自己的台。

但有的医生却为了彰显自己比别人强,抓住一个误诊能说一辈子。

“我知道。”周从文点了点头,“如果是的话,建议患者去省城。”

周从文不是偷懒,也不是没有担当,这种做法除了自己能确定疾病诊断之外,还要让患者家属也接受。

江海市最大、最权威的人民医院下了诊断,患者家属是很难接受三院推翻这个诊断的。

李庆华见周从文这么说,点了点头。

“主任,你这也太稳重了吧。”周从文见李庆华表情严谨,哈哈一笑。

“唉,我都能想到人民医院是怎么出的事。”李庆华叹了口气,“循环科的责医看了一眼化验单,心肌酶什么的都不能做,估计是心电图有干扰,出现异常心电,加上患者自述心前区疼痛,所以就诊断了。”

这种诊断的方式真的是很潦草,周从文也特别无可奈何。

医疗水平就是这么参差,有什么办法。

别说是三院,协和怎么样?一样会有各种问题。

一些不三不四的医生靠着老一辈的面子留在协和,这种不务正业的人一旦给了诊断,还得其他人帮着擦屁股。

“那咱们医院呢?”周从文问道。

“孩子来咱们医院的情况比较特殊。”李庆华皱眉说道,“人已经要软了,下地走路两条腿直打哆嗦。自述肌肉酸痛,恶心、未吐、胸闷气短、乏力、呼吸困难。”

“虽然心电图没事儿,但在人民医院做的心电有问题,加上这些症状和人民医院的诊断,所以咱们也按照心肌炎去治的。”

周从文摇了摇头,最后被气乐了。

这都什么事儿!

“咱们医院的医生也觉得不对劲,和患者家属沟通的时候听他说认识我,就把人撵过来找我看看。没明说,但我能猜到他们的意思。”

“行,我知道了。”周从文点头,“要是患者家属不嫌折腾的话,就去帝都看一眼。”

“家里没什么钱,在人民医院一天一两千的住院费已经空了。”李庆华道,“所以才会办理自动出院,攒了点钱来咱们医院。

孩子挺可怜的,已经办理了退学手续,我估计就是退学手续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2年的医疗水平,还真是一言难尽,周从文叹了口气。

什么都查不了,别说是心肌炎需要做心脏核磁共振,就算是主动脉夹层又怎么样,连64排增强CT都没有,很难确诊。

医疗水平都是一步一步完善的,周从文很清楚这一点。

“走吧,你帮我掌一眼,要是没事我就放心了。”李庆华说的很客气。

“主任,我看这周要做手术的患者也不少。”

说到这里,李庆华的眉毛微微一挑,老城慎重的他也有几分飞扬的少年神采。

“还有3个患者住不进来,因为没有病床,而且这周周末已经安排了8台手术,我让他们下周来办住院。”李庆华微微得意。

“这么多。”周从文笑着称赞道,“看样子发酵的很快。”

“毕竟是省城的教授,咱江海市也不大,有两个月的时间很多人都能知道。而且集团公司那面我做了工作,发现问题大领导直接关怀,安排过来住院手术,患者流失的也少。”

李庆华说的简单,其实里面的细致工作着实不少。

即便是周从文的想象中,也要到年后才能有这个水准,这还是周从文乐观的猜想。

但李庆华全力推进,只经过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做到周末手术排满。

而且他并没有因为手术量大而得意,还注意控制手术量,避免整体速度太快导致失控或是做的太糙口碑下降。

不错,不错。

第513章 偏方治大病

“从前咱们上学的时候学到一句话,要全文背诵的那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李庆华说了半句话,但这已经够了,他知道周从文能听明白。

“是。”周从文点了点头,“上次不软不硬的经济着陆后日子过的的确好很多,咱们医疗属于最末端,传导过来的时间比较长。”

“我刚上班的那会,找老主任做台手术都是天大的面子,现在可不够看喽。”李庆华道。

“等咱江海市的航班开通,就能请邓主任飞来做手术。”周从文淡淡说道。

这次去帝都,自己着实被折腾的够呛。

“嗯?!”李庆华的眼睛一亮,“我听说邓主任从来不出帝都,你能请来么?”

周从文哈哈一笑。

李庆华真的已经想到了这一步,他并没有局限在现有的“优势”下,在琢磨提升对其他医院的壁垒,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院在江海市率先“外请专家”来做手术,开了先河,有先发优势。

但这个优势并不明显。

明后年江海市的机场通航,要是其他医院有一样学一样,请帝都、魔都的教授来做手术,瞬间就能把三院打回原形。

李庆华很聪明,对业务的事情上心,一早就未雨绸缪,琢磨着请更高等级的专家。

提前把外请专家的等级提升到国内最顶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然后再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想请教授的请教授,不想的话就李庆华自己做,几条腿走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我就是举个例子,邓主任的确不出帝都,这点外请专家的费用他看不上。”周从文道,“我听刘伟说前几天做手术,有厂家专门去雪区给邓主任收了一箱子虫草,邓主任看都没看。”

李庆华咂舌。

一箱子虫草,那不得大几百万?

“不过912做腔镜手术的人有的是,随便找呗。”周从文道。

“从文。”李庆华笑吟吟的看着周从文,问道,“到时候请你回来,你别拒绝。”

周从文笑着点头,却没说话。

衣锦还乡对别人来讲是诱惑,但对周从文来讲却并没有多重要。

江海市属于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已经顺利开展胸腔镜手术,自己回不回来没多大意义。

无所谓的事儿,到时候再说,主要还是看时间、看心情。

三院的手术开展超出周从文的预期,足见李庆华的用心程度。上一世他远走魔都,没有达成年少的理想,在周从文看来是祝军眼瞎。

这么好的左膀右臂最后都被撵走,祝军他们这些人真心是够一说的。

来到循环内科,周从文先看病历。

手写病历中写的清楚明白,患者在人民医院诊断“心肌炎”,重复了好几次,尤其还写到——本院缺少相关检查设备,已与患者家属沟通,入院后按照上级医院诊断进行治疗等字样。

周从文一看就知道三院循环内科的医生并不太认可这个诊断,但人民医院的招牌太大,没人想硬抗。

万一自己错了呢,要是人家诊断正确,到时候患者家属挑毛病,三院的医生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按照人民医院的诊断进行治疗最简单省心。

虽说如此,他们……包括李庆华都尽量在自己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找办法。

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患者去省城找藤菲就是一条路。

看患者、查体,周从文给李庆华使了一个眼色,“主任,让患者家属去省城看看吧。”

李庆华知道周从文也是这么认为的,心里更是有底。

不知不觉中,李庆华这个主任已经把周从文的诊断当作最后的诊断方案进行执行,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改变。

“赵哥,我联系了医大二院循环内科藤主任。”李庆华把患者的父亲拉到一边说道,“你这面办理自动出院,带着孩子去找藤主任。”

患者家属面露难色。

“家底儿已经掏空了吧。”李庆华轻声问道。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