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从1983开始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节


  “你是不缺心眼啊,听风就是雨,脑袋让驴踢了?”

  他指着媳妇就骂,毫不顾忌孩子在场,“这么多布,啥时候能用完?嚯,这还有被面,给你儿子结婚都够了!”

  “别说你儿子,我儿子结婚都够了。”许非幽幽蹦出一句。

  “滚一边去!”

  许孝文正在气头上,管不了媳妇儿,还管不了儿子么?他见许非真要闪,马上又道:“给我回来,有事跟你说!”

  “咱们到外面演出定了,月末去没沟营,他们新年有个联欢会,钱给的挺大方,你也跟着去。”

  “我不去,我又不会说书。”他拒绝。

  “你傻啊!多一人,分钱的时候咱家就多个人头,不用你上台,帮忙搬东西还不会么?”

  “就是,你这段没啥事,出去走走也挺好。”

  张桂琴理亏,自然顺着丈夫,“顶多一个月的事,然后就过年了,这钱不挣白不挣。”

  “我告诉你啊,你大爷可是点名叫你去,这是关照你懂不懂?别不识抬举。”

  呃,行吧。

  爹妈齐上阵,还把单田芳搬出来,他不去也得去了。

第18章 演出

  走穴这回事,并非近代才兴起的。古时那些曲艺人到处演出,酒楼卖唱,其实就是走穴的前身。

  单田芳和媳妇儿跑江湖,俩月就挣了四千多块,然后就被举报了,曲艺团勒令他回城,并罚了八百块钱。

  他在自传评书里说,回去是最后悔的决定。

  当然这事说不准,时也命也。

  眼下到了十二月底,曲艺团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派系已定。三芳各带一队,都接到了演出邀请,每队十几个人。

  没沟营这边的单位正是纺织厂,财大气粗,接待的很有规格,食宿都不错。

  一行人上午抵达,晚上有一场演出,明天还得去奉天,那边有三场……等省内这一趟跑完,基本也就过年了。

  “大爷,啥时候能到啊?”

  “不远,前面就是了。”

  “前面……嚯,住楼房啊,我还头一回见着住楼房的。”

  裹得像个粽子的许非抬头一望,不远处立着一片新楼,在白剌剌的日头底下冒着白剌剌的霜气。

  今儿天冷,仨人都是一步一喘,好容易进了楼,单田芳啪啪一敲。

  门打开,露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眼睛很大,嗓音清朗,与年纪完全不符,“快进来快进来,外头冷吧?”

  “这天是挺邪乎,估摸要下雪。”

  单田芳摘下帽子围巾,换了拖鞋,这才端端正正叫了声:“师叔,您还好啊?”

  “好,有什么不好的。”

  “师叔,孝文来看看您。”

  许孝文也跟着叫了声,又介绍道:“这是我家小子,来,快叫人!”

  呃……

  许非就很纠结,妈耶,你们俩都叫叔,那我得叫啥?他一犹豫的功夫,对方先开了口,笑道:“你拜师了么?”

  “还没有。”

  “哦,没拜师就不算门里,我们各论各的。”

  “……”

  许非瞄了眼许孝文,自己真要喊一嗓子袁老师,老爹能当场灭亲。算鸟,他也恭恭敬敬行了礼,“见过叔爷!”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评书大家袁阔成。

  话说在旧社会时,所谓的江湖不是红帮青帮,也不是梨园妓院,而是那些算卦相面、行医卖药、杂技戏法、相声坠子、评书大鼓的行当。

  这些才是真正的江湖门,各有各的讲究,各有各的辈分。

  真要算起来,单田芳其实是西河大鼓门,刘兰芳是东北大鼓门,袁先生才是正儿八经的评书门,在建国前就开始说书,辈分极高。

  他这会还没去京城,长期住在没沟营,单田芳带团演出,于情于理都得来拜会。至于带着许非,那纯属私心作祟,想让前辈认识认识。

  这房子五十多平,供暖不错,摆设齐全,还有台黑白电视机。一间卧室门开着,另一间紧闭。

  单田芳捧着一耷拉礼品放在茶几上,四样点心、几两茶叶、两瓶好酒,用马粪纸包着,上面串着纸绳。

  他瞅了眼紧闭的房门,问:“我婶儿怎么样?”

  “老样子,这会儿刚睡,就甭见了。”

  袁先生的妻子卧病在床,他把屎把尿,足足照顾了几十年。而俩人说了几句,话题又转到许非身上,“小子,今年多大了?”

  “十八了。”

  “十八还不拜师,是对评书不感兴趣?”

  “就觉着没啥天分……我报了红楼梦的剧组,想试试拍戏。”

  “哦,也好。”

  袁先生点点头,“人各有志,每人有每人的长处,孝文啊,你也别强求过多。”

  “是是。”许孝文应和着。

  他跟初次见面的长辈差不多,问几句学习生活,也就略过去了,主要单田芳陪着闲聊,许孝文不时插一句。

  仨人坐了没多久,便起身告辞。

  回去的路上,许非忍不住问:“叔爷没子女么?怎么就老两口自己生活?”

  “你叔爷有五女一子,闹运动的时候儿子得病,没来得及治,就早亡了。他妻子也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现在孩子都大了,在外面闯荡,也不让他们在跟前儿。”

  单田芳挺感慨,叹道:“真要说起来,师叔才是正经的大本事,短打袍带新书旧书,说什么有什么。前两年在中央广播电台录《三国演义》,讲长坂坡豪情万丈,讲麦城满目怆然,后来没心情说了,录音推迟。当时是王将军亲自鼓励,这才完成了整部录制。

  唉,师叔就是苦难太多,分心太多,不然成就绝不止于此。小子,以后见了千万要尊重,别小觑人家……”

  我没小觑啊!

  许非心的话,《三国演义》自己可喜欢听了,也知道这位低调,作品少,后来干脆就退隐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先生不仅书说的好,还有个很槑的干孙女,哎呀那孙女生的也好。

  我比她大几岁来着?

  ……

  天蒙蒙黑的时候,果真下起了雪。

  俱乐部门口的路灯挑着,几点昏黄的光晕似将寒冷阻隔在外。一楼灯火通明,电影院的幕布拉上去,便是个偌大的舞台,近千座位满满登登。

  不知是暖气烧的太好,还是人太多,许非竟感到了一丝燥热。

  他早就扒了棉袄,过了会又脱掉毛衣,现在只穿着一件衬衫,半拉身子缩在侧幕里头,再次探头观瞧。

  嗡!

  之前还有些遮掩的声音,刹时间变得清晰,台上的唱腔伴着台下的叫好,一起冲刷着自己的耳鼓。

  “好!唱得好!”

  “好啊!”

  当两个戏曲演员结束鞠躬时,底下更是掀翻了天。长期缺少娱乐文化滋润的人们,直截了当的宣泄着自身情感。

  其实从第一个节目开始,到现在就没冷过场。

  队伍十几个人,各有分工,先是一段快板热场,然后唱西河大鼓,说相声,地方戏,许孝文再来一段短书,然后再唱个小曲。

  这就八九个节目过去了,最后的大轴子自然是单田芳。

  “许非!许非!”

  “干特么啥的,快搬桌子!”

  许孝文一串声的叫喊,许非忙不迭的搬着一张桌子上台,随即掩面而逃。工人们一瞧,也渐渐安静下来,只见一个小矮个子从侧幕走出,到桌后站立。

  一人,一木,一桌,一把折扇,一方手巾,便是一台大戏。单田芳望着台下,灯晃的看不清人脸,起起伏伏,晕晕眩眩。

  他稳了稳神,醒木一拍,“啪!”

  “咱们这回书说的是,赤壁保康王铁延寿派人给唐王李世民下书,约定八月初一要在九鼎山大光明寺前决斗,五阵赌输赢。

  李世民便率程咬金、裴元庆、侯君集、秦怀玉、罗通、单天长等九鼎山赴会,徐懋功、尉迟恭领兵在外接应……”

  评书门的行话,管故事梗概叫书梁子,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同样的书,却可能有不同的梁子,内容也就不同。

  像这段五阵赌输赢,就是单田芳的独门,别人都不会。

  说来很神奇,像唱歌、相声之类,演出都是有头有尾,是完整的一个节目。但评书几十几百讲,只能选取其中一段,没头没尾。

  可即便这样,老百姓也爱听。

  “……”

  许非又探出头来,见近千人鸦雀无声,两边和中间的过道也坐满了人,最后面也横着一排,就听着一个人在上边说书。

  “秦怀玉箭射三环,取胜第二阵。却说到了第三阵,大梁跳出一个大和尚,手捧一颗人头,不是别人,正是将唐军引入沙雁岭的碧海丹心佛!”

  单田芳说了一讲,常规的二十分钟,然后一拍醒木,且听下回分解还没吐出口,就听底下哇呀哇呀一片。

  “再来一段!再来一段!”

  “继续啊,别走别走!”

  “继续说,再来一段!”

  左边坐席先有人站起来,跟着右边也站起来,再跟着乌压压全是人头,都喊着“再来一段!再来一段!”

  单田芳一看要失控,连忙双手往下压,又补了第三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