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
《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 TXT下载 |
上一页 | 下一页 |
被子也不重,一条床单,一床薄棉被,行李轻得很。她把吃的那袋东西给装自己挎包里,这样好拿了很多。但想到刚刚那位男同志说的话,她放下行李袋,翻了翻背包,果然找到了一小瓶风油精,直接给揣裤子里。
刚刚坐旁边的姑娘一脸菜色,“我最怕坐船了,每次回外婆家里都要坐船。”
难得都是去湛县插队的知青,宋雨晴和这姑娘互相介绍后,知道了她叫姜凤霞,家里父母都是省柴油厂的职工。这妥妥的大厂子弟啊!
姜凤霞带的东西不多,也是一个背包,一大一小两个旅行袋。排在她们前面不远处的几个年轻人,看着十六七岁的样子,个个大包小包的加起来能有四、五个。穿得比大多数人都好,看着不像是要去下乡插队的。
姜凤霞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不屑道:“他们都是去走个过场的。”
话音刚落,前头那几个人中的一个男同志朝她们这边挥手,“姜凤霞。”
“他们喊你呢。”宋雨晴猜那几个小年轻的父母长辈应该也是省柴油厂的职工,可能父母的职位不只是普通工人那么简单。
“我和他们不熟。”姜凤霞说着就和宋雨晴换了个位置,她转身过来,背对着那些人,不想搭理他们的态度特别明显。
宋雨晴看过去,那几个人在意识到她的态度后,个个也都不再看向这边,边嘀咕边时不时地看这边,肯定是在讨论姜凤霞。
“排好队啊,准备登船了!那边的几位同志,拿好行李!”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从前头一路提醒到队伍后面。
“把船票拿在手上!”
宋雨晴又从背包夹层里翻出张船票来,这是知青办给发的。
坐船到了海岛,还得再继续坐车到湛县,再换车到红旗公社,等到了公社,再分配生产大队,然后劳作时又被分到生产小队里......
挺折腾的,怪不得都说下乡插队后,想回家一趟很不容易。
跟着大部队坐上了“红卫号”轮船,姜凤霞动作很快,快速地霸占了两个靠边的座位,然后朝她招手,等她们坐定下来了,后面还有人排队上船。
呜呜呜的汽笛声响着,码头渐渐远去,灰扑扑的羊城也成了一个小点。
宋雨晴觉得心终于安定了下来,她不知道此去海岛,未来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但现实告诉她应该离开羊城,心里也有个声音告诉她:往海岛去!
宋雨晴担心的晕船没出现,旁边的姜凤霞也难得的没晕,反倒是旁边的男生晕得脸都白了。宋雨晴转头过去,怕自己笑出声来刺激到他。
这人,可不就是班车上坐她们后面的那男同志?!
这边轮船驶向海岛,而这艘红卫号从海岛开过来载的人,还有三个人停留在码头那。
三人都穿着灰色海军服,其中一个人手里拎着急救箱,等了半小时,一辆吉普车开过来,跳下来一位穿军绿色军装的干部,直奔站在中间戴眼镜的男人走去,远远地就提前伸出了右手。
“赵医生,辛苦你跑一趟了!”
“应该的,那我们现在就过去医院吧。”赵平生扶了下眼镜,直接坐上了吉普车。
车子开进羊城,路过中山街时,赵平生侧头看外面时,不经意地掠过羊城友谊酒店,心里像是堵了一颗大石头,让他久久喘不上气来。
“赵医生,领导这次病得突然,医院那边说要尽快做手术,可能得麻烦你在羊城多待一段时间。”
“嗯,好。”赵平生淡淡地应道。
跟着他来的两个人都是海岛军团第十八师军医院的医生,平时都是跟着他学习。两人对不苟言笑的赵平生已经很熟悉了,整个十八师军医院的医护人员谁不知道赵医生就这个脾气,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都已经二十七岁的年纪了,领导想给他介绍对象,都被他拒绝掉,还说这辈子都不想结婚。
有个领导家的侄女不信,在他面前晃了两个月,没想到赵医生连人名字都记不住。
见他一直在看外面的景色,大家以为他是对羊城好奇,慢慢地也就安静了下来。
两个助手习以为常,赵医生没事做闲下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好像是在看远处的东西,好像又没有在看。有次他们还不小心见到赵医生偷偷抹眼泪。
他们两个不敢往外传,但私底下两人猜测赵医生是不是心里喜欢的姑娘没了......
一到医院,赵平生就把别的情绪给抛开,和这边医院的医生开会讨论情况和手术方案。
三号清晨,粤省第一军医院某特殊病房内的病人醒来,守在旁边的警卫员大喜,急忙跑出去找医生。
而在另一边,宋雨晴也在广播声里醒来,推了推旁边的姜凤霞,一扫这一天半的疲惫,乐观道:“待会我们还能看海上日出。”
姜凤霞一点都不兴奋,双眼底下乌青一片,她在船上没睡好,现在提不起精神来。倒是旁边最开始晕船的男同志睡得香,听到广播后快速收拾好了东西,又满血复活了。
宋雨晴带的干粮也基本吃完了,还有一小包饼干,她没打算吃,等待会下船了再看看有没有吃的,想吃点热乎的。
终于靠岸了,太阳也在这个时候从海平面升起,宋雨晴和姜凤霞走在后面,最先下船的人太激动了,拎着行李冲上去就在那欢呼,像是来霸占山头的。
真好啊,她就生不起这样的冲动来,但看着别人欢呼呐喊“海岛我们来了”也觉得挺高兴的。
下了船,就要分开了,有人还要继续坐船往其他地方去,有人去不同的县城得坐不同的班车。好在姜凤霞还和她在一块。
除此之外,上船前和姜凤霞打招呼的那几个小年轻也和她们一趟班车,都是到湛县的。
经过两天多的熟悉,宋雨晴和姜凤霞也算是朋友了,为了防止晕船,她们不停地说话聊天,企图不去想晕船的事情。宋雨晴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也说不上来多少,于是基本就是姜凤霞说她的事情。
他们这几个同是省柴油厂出来的职工子弟,报名下乡插队后,直接联系了海岛湛县的红星农场,把他们都给安排到了那里当农场工人。
难怪姜凤霞对下乡插队的生活挺乐观,像他们去了农场那边,只要不出幺蛾子,应该都能顺顺当当的。
在上车前,在车站旁边的小国营饭店买了八个包子,这就是她今天一天的伙食了。不给票,钱就得多花一点。她买的只有两个是肉包,剩下的都是素菜包,姜凤霞他们几个买的都是肉包子。
姜凤霞边吃边叹气,“要是你也是分到红星农场就好了,到了农场,我还得和他们住一块,想想就烦。”
坐了三小时班车到湛县,大家一同下车,但宋雨晴还得留在车站,等去红旗公社的车子。姜凤霞走时恋恋不舍,“你到了生辰大队记得给我写信啊,以后咱们写信联系。”
“好。一定会给你写信的。”宋雨晴压住心里的那点不安,看着她远去。
留下来等车的还有三人,两个男同志一个女同志,他们都是去红旗公社插队的。一路上碰见过好几次,但都不熟所以没说过话,但见过面也算是缘分了,这会儿四人凑到一起,互相介绍时也自在很多。
不过只有宋雨晴是羊城的,其他三人都是同省其他市的,四人竟是来自不同的城市。
“相聚即是缘啊!真希望我们都能分到一个生产大队。”
第014章 红旗公社
难得因为下乡插队聚到一起,大家互相介绍时的笑容都深了许多,想着说不定以后会是互相扶持的伙伴了。
其他三人的特征很明显,宋雨晴记得也快。
方脸的、长相特别正气的男同志叫吴向东,来自怀市。另一位男同志叫周斯平,戴着副眼镜,长得很清秀,衣着整理得一丝不苟,是清市人,很好说话的样子。还有位女同志叫李思悦,瓜子脸、桃花眼,宋雨晴好几次忍不住去看她的眼睛,是个性子大大咧咧的姑娘。
目前看来,三人都不是爱惹事的,聊得多了,宋雨晴也能和他们说笑起来,心想着要是大家都分到一起就好了。
到了红旗公社,他们问路到公社办公楼,拿出了证明材料,然后就被领到了公社知青办去等着,有位女同志比较热情,亲切地问候大家都是来自哪个地方的,还拿热水壶过来给大家倒水。
大家来的时候不是带了碗就是带了搪瓷杯,唐秀香给她塞进来的,是去年宋知秋被评厂优秀工人得到的杯子,上面还有“羊城服装厂优秀工人”几个大字。
宋雨晴第一次用这个杯子喝水,莫名觉得喜庆,忐忑的心情也被热情的女同志给安抚住,在同伴们与女同志的一句句对话里,渐渐地平静下来,有了心思去回想过来时的情况。
从湛县汽车站坐班车到红旗公社,总共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一路上的车况不是很好,都是泥土路,不下雨时还好,要是遇到下雨天气可不好走。
他们在离公社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下了车,一路横穿公社过来,整个公社就这么一条街道,国营饭店、供销社、肉站、菜站、邮局等等都在一块儿,都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反正从街头走到街尾,一家家看过去,总能看得到。
湛县这地方主要种植水稻,但沿海的几个公社是以打渔、种植果树为生,县城有鱼罐头厂和水果罐头厂,甚至还有专门出口国外的。红旗公社沿海,主要种植红树林果实,还有海水稻。
“你们把东西放旁边,来坐着休息会。我们给弘安生产队的陈队长打过电话了,他说晚点,大概下午四点,弘安生产队的拖拉机要来公社运东西,你们到时候跟着拖拉机的车回去。”女同志笑道:“你们算是幸运的了,刚好碰上有拖拉机来接,不用走路都能直接回去。”
宋雨晴四人面面相觑,大家都觉得惊喜。
有拖拉机啊,不用走路是好的,而且生产队能有自己的拖拉机,说明这个生产队的条件还算不错的。
吴向东忙道:“陈同志,我们对弘安生产队不了解,能不能麻烦你给我们讲一讲?”
他们都是来到这了才知道要被分到弘安生产队,这个分配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想着毕竟是要待好久的地方,怎么也得提前了解下情况,以免犯了本地人的忌讳。
陈同志咕噜咕噜喝了两口水,道:“弘安生产队连着四年都是咱们公社的先进生产大队,大队下面又有十三个生产小队。知青的住宿统一都安排在生产大队旁边,等到上工的时候,看你们被安排到什么工作,然后再分配生产小队。”
“我家就是弘安生产队的,你们啊,不用担心,公社就是挑最好的生产队安排你们过去的。那边还有几个前年来的知青,到时候不懂的,你们再去问他们。”
“我们弘安生产队是很欢迎知青们来的,像前几年来的五位知青,个个都在我们生产队担任重要岗位,有当老师的,有当技术员的。哦,还有两个,表现太优秀了,一个被推荐去了工农兵大学,一个被推荐去了市里的厂矿单位当工人......”
“真的啊?”吴向东惊讶到拔高了声音,他怎么听着觉得不太像是真的呢?
陈同志不满他的质疑,“公社外面的公示栏还贴着公告呢,上面写着今年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和去厂矿单位当工人的名单,那个是盖了公章的,总不至于是假的贴出来让大家看吧。”
吴向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太惊讶了。”
“你们好好表现,说不定下一次就轮到你们了。”
但是办公室里另一位一直不吭声的老同志却道:“想拿到推荐名额也不容易哦,得把本事亮出来。”
说完还撇了撇嘴,他可不信这几个年轻仔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前几年来的知青,和现在来的知青那能一样?弘安公社原来的那批知青可是读过大学的,有的还懂技术。小陈就是逮着那几个有出息的说,半点没提其他一些没技术没文凭的知青现在基本都嫁人或者娶妻生子,已经算是当地人了。
但总得给这些人一点希望,让他们看到曙光,不然做起事情来都没奔头。老同志看破不说破,端着破了个口的搪瓷杯出门去。
宋雨晴他们没继续在办公室待,而是去了公社的食堂,那里地方宽敞些,还不耽误别人办公。到了午饭的点,他们就拿出早上买的包子吃,宋雨晴一口气吃了三个包子。
旁边的大姐看了他们好几眼。准确来说,是看他们手里的包子,心想着这城里来的就是不一样,吃的都比他们好。
正好是在公社,李思悦说想去买点生活用品,周斯平和吴向东都表示自己暂时不缺东西,宋雨晴不想动,但不好让李思悦一个人出去,于是就把东西放食堂让两位男同志看管,自己和李思悦出去。
在供销社买牙粉和香皂时,售货员大姐笑眯眯地问她们是哪里来的,都没聊几句就问她们现在有对象没有,还说自家的哪个亲戚多好多好,吓得宋雨晴和李思悦买了东西赶紧走。
李思悦叹气,“我就是不想听家里安排早早嫁人才报名下乡的,没想到来了这也要被人关心结婚的问题。”
宋雨晴同情地拍拍她肩膀,心想这可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李思悦买好生活用品正要回去,宋雨晴想到另一个问题,“我们到了生产队,是不是要自己做饭啊,做饭的东西得自己备齐吧?”
“不是自己做饭,就是和村民家搭伙做饭,要是可以的话,当然是自己做饭好了。”李思悦道:“但现在住的地方什么情况还不知道,改天再看要添置什么吧。对了,你会做饭吗?”
“还可以,能吃。”
“我做饭也还可以,咱们到时候可以合伙。”
买了东西回到公社食堂,四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四人中只有周斯平有手表,所以大家隔一段时间就问他几点了,一直等啊等啊,等到了四点半,陈同志跑来跟他们说:“弘安生产大队的拖拉机到了,你们快拿行李出去。”
“张庆国同志,这四位是刚来的知青同志,以后就和你们都住在知青点了。”
张庆国下车走过来,朝他们笑了笑,露出来的皮肤黝黑,更显得他白牙特别亮眼,高高壮壮的,看着像座小山,车斗后面一半都堆放着东西,那些是生产队买的物资。空出来一半的地方,张庆国一手一袋行李,几下就帮他们把行李都给拎了上去,等他们都坐上去了,才转去驾驶位,和陈同志招呼道:“陈同志有空常回大队玩啊。”
这熟络的语气,谁能分得出他是外来的知青还是本地人啊。
拖拉机发动的声音太大,他们和张庆国说话都得靠吼的,偏偏张庆国这个人特别能聊,最后只有吴向东能和他正常对话,其他三人都拉不开嗓子喊了。
离开了公社,越靠近弘安生产队,海腥味越浓郁。一阵风吹过来,仿佛一盘盘还能动的海鲜就在鼻子跟前。也可能是因为她还没闻习惯。
结束了和张庆国的大嗓门你对话后,吴向东捏了捏喉咙清清嗓音,和他们道:“张大哥说,生产队的人平时都不往这边公社来,他们去隔壁的光明公社更近,但像领取物资就得去到红旗公社去。弘安生产队旁边不远有个部队基地,所以弘安生产队的管理比较严格,但相对来说也更安全。”
“知青点现在还有四位老知青,他们都来了四五年了。有一位知青结了婚,现在带着爱人孩子住在知青点。另外还有两男一女,还都是大学生。知青点的宿舍不多,只有四间屋,本来是可以男女各两间的,所以可能是四位男同志挤一间,也可能是你们三个女同志挤一间。”
此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着要是有四间房就好了,不用那么拥挤。
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拖拉机,终于看到了烟火气。
错落有致的石头房,竹子围起来的篱笆墙,还有随处可见的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