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2节


  就在李隆基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之时,李豫恰到好处地打断了李隆基:“祖父,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以后定会深思熟虑、谋而后动。”

  李隆基满意点头:“你比你父亲长进许多。”

  李亨无言冷笑。

  与所有人的关注点不同,他的心神全挂在那颗人头上,以至于不自觉地开始走神。

  刚才他被鱼朝恩的人头吓了一跳,好不容易缓过神,天幕又开始讲“割下李辅国的头颅扔到溷厕之中”

  ………自家儿子什么时候有这种癖好的?算算时日,如今天宝十载,冬郎正住在百孙院中,约莫二十六七。自己倒是许久未见他了,但听人说起来,冬郎举止有度,颇受好评,听上去倒也是个偏偏郎君——怎么未来当了皇帝,就有这种玩头的爱好了?

  李亨正盯着李豫指尖的眼珠出神,猝不及防地看到整颗眼球突然被李豫捏爆。他一个激灵猛然回神,正巧对上李豫黑得渗人的眼睛:

  “……父皇,您说呢?”

  李亨根本没听见他之前说了什么,见众人看向自己,他也拉不下脸面再问一遍,只得“嗯嗯”着胡乱应付。

  “谢谢父皇。”李豫弯起了眼:“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期待。”

  “你当真肯让?”

  李隆基有些吃惊地转过身,上下打量着李亨,神情突然有些复杂:“没想到你竟如此疼爱后辈,倒是朕错看你了。刚才你还为皇位要死要活,如今竟肯拱手相让,倒是令朕刮目相看。”

  “什、什么?”李亨呆了一瞬,迟钝地理解了李隆基的意思。他惊恐地瞪大眼睛,随即愤恨地望向李豫:“你、你——”

  “谢谢父皇禅位于我。”李豫的重音落得很巧妙,将“禅位”两个字说得既感激涕零又暗藏杀机:“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期待。父皇放心,儿臣定会给您颐养天年。”

  李亨张了张口,可嗓子眼却像是被堵住了似的,根本说不出话。

  见状,李豫笑容愈发恭敬。解决了祖父和父亲,那就还有……

  李豫心神一动,目光款款地望向郭子仪。他的脸上骤然换了一副欲说还休的表情,声音也变得低沉苦涩,充满着似有若无的深情:

  “子仪……”

  郭子仪一颤,不由抬眼。

  见郭子仪目光微动,李豫乘胜追击,甚至主动转变自称,拉近距离:“子仪,我与你浴血奋战、同进同退,我怎会不信你?你是我最信任、最坚实的臂膀与支柱。”

  “天幕所言,实在偏颇。永泰元年,喔,应该说765年,我将我最疼爱的女儿升平嫁给了你的第六子。他们小两口相敬如宾,如今已有两子一女。那几个孩子都很伶俐,我和你都很喜欢……子仪,你不想见见他们吗?”李豫避重就轻地略过长安沦陷和优宠宦官,只是抓着杜甫那句“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侃侃而谈,一副对郭子仪推心置腹、深信不疑的模样,像是恨不得剖开自己的心交到郭子仪的手上。

  果不其然,李豫这招深深打动了郭子仪。提到儿子和孙儿,郭子仪的面色当即转阴为晴,再加上李豫的一大堆甜言蜜语,从未感受过圣人珍视优待的郭子仪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开始动摇。

  郭子仪虽然意动,但周围还有其他文臣武将。见众人偷睨他的神情,郭子仪狠了狠心,不得不重新板起脸:“广平王殿下,宦官干政,实乃大忌。老臣请殿下进贤去奸、扶正黜邪!”

  “自然。”李豫一口应下:“有子仪在侧,朕定会诛除阉宦,革除旧弊。”

  李豫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随即又转为恳切和希冀:“既然子仪你喊我殿下,想必在你处,如今的李豫年纪尚未而立。还请子仪多多教我、我定会见贤思齐,引以为鉴!”

  提到“见贤思齐”,郭子仪点了点头还未说话,水幕突然又传来月兮的声音:

  【不过说到用人问题,客观来讲,代宗一朝整体还算政治清明。李豫即位后,驱虎吞狼,接连解决数位权宦。那个与代宗密谋的宰相元载,他在除去鱼朝恩后开始得势,逐渐得意忘形,又同样被代宗设计诛杀。后世苏辙称赞代宗“去三大奸如杀犬羊”,手段迅猛雷霆,却不惊扰朝堂。元载死后,代宗任命素有清名的杨绾拜相,成功厘革旧弊,令朝野风气一清。】

  【而对皇亲国戚,代宗秉正无私,不容贵戚违法乱纪。一年大旱,为更好地灌溉农田,京兆尹曾上奏请代宗拆除泾河的水磨。而代宗疼爱的女儿升平公主和其驸马郭暧也在泾河上建了数座水磨,听到消息,公主连夜进宫请求父皇保留水磨,但李豫却对她说:“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唱!”皇帝的诏令是为苍生,又怎能因亲戚而徇私?见父皇如此说,升平公主主动拆除了八十多座水磨,以作表率。】

  听到这里,刚才还面有愠色的臣子们纷纷点头。

  有重用杨国忠、主动为后妃外戚谋利的李隆基在前,秉公无私、约束国戚的李豫显得那么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就连他摆弄人头的动作都看起来都那么优雅从容,完胜一惊一乍的玄宗肃宗。

  天宝的众臣们逐渐被李豫说服,贞观的君臣却更为谨慎。

  铜镜在前,李世民不方便开口,只能一边听天幕讲解,一边用眼神和臣子交流。

  “圣人觉得如何?”房玄龄举起手中绢布,远远示意。

  李世民点点头,又摇摇头,随即将目光转向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

  长孙无忌举起素纸,上面写着他的观点:“帝性阴鸷,然非昏愚之主,或有可待。”

  魏征垂手站在长孙无忌身旁,他身前的素纸上早已写满了字,但真当圣人望过来时,他又故作无意地将那张纸拂到了一旁。斟酌片刻,他最终只是提笔在长孙无忌的那句话后添了一句“好好教便是。”

  程知节探头看了眼纸上的字,也跟着点了点头。他犹豫了片刻,忸怩着举起手中绢布:

  “此子肖似圣人。”

  李世民惊诧地瞪大眼睛,就连程知节身侧的李靖都目露不满,低声逼问:“他哪里像圣人?!此子不如圣人万分之一!”

  见众人对自己怒目而视,程知节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引起了误会。他匆忙拿笔,在纸上涂涂改改:

  “臣的意思是,代宗不像是薄情之人。他待郭子仪,倒和圣人待我们十分类似。”

  众人在脑中比对了片刻,神情顿时变得古怪。

  还别说,竟然真的有点像!

  比如说喜欢对大臣说肉麻话。圣人调侃褚遂良“小鸟依人”,又给房玄龄送“情诗”,什么“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什么“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

  又比如喜欢尚公主。圣人将清河公主许配给程知节之子程处亮,又将城阳公主嫁给了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如今高阳公主也定下了大婚的日子,明年就将和房玄龄的二子完婚……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这茬,他倒是不以为意:对功臣好,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像李隆基那种冤死能将的皇帝才是奇葩。当然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在心底默默给李豫加了一分。

  李豫虽然看不见贞观君臣的纸上对话,但他察言观色的本领素来不错。他将天宝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又格外留意了太宗的神情,见太宗神态放松,他这才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李豫甩了甩手指,将指尖上粘稠的液体擦在了绢布上。

  【虽然在宦官问题上,代宗和肃宗称得上子承父业、半斤八两,但从后世史学家的分析来看,代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优宠宦官,而是藩镇割据:“藩镇之祸,河北最甚,延至末造,卒以亡唐,而其祸皆成于代宗之初。”】

  【正如之前讲到的蜀中花敬定,他就是安史之乱后期占地为“王”的典型代表。在代宗一朝,相当多的地方将领开始拥兵自重,而代宗则对他们采取姑息怀柔政策。同华节度使周智光跋扈不臣,以私怨杀他人宗属80余口,又火烧民舍3000余家,代宗却未对他采取任何处罚措施;而河北诸藩盘踞一方、从不入朝,代宗同样对他们屡为宽贷,从不计较。】

  【766年,杜甫在夔州作《诸将五首》,从组诗的题目就能看出,这是杜甫在抨击地方的军将:“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各地的将领不知道屯田养兵,只知道向朝中狮子大开口,不断索要钱财粮草,与此同时,各地的供奉却不断削减,以至于再无音信。】

  【杜甫的忧虑,朝中并非无人提出。早在764年,郭子仪就觉察到节度使权柄过大,向代宗提出要整修军政,请罢节度使,李光弼也曾多次上表固请自贬。郭、李二人为平叛元臣,对唐忠贞无二,且在军中颇有威信。可惜代宗心有畏惧,终不敢行,以至错失良机。代宗之后,藩镇渐强,直至唐末,终招祸乱。】

  ……

  听到这里,一股怒气同时盈胀在众人的胸口,但还没等谁发作,水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呜呜咽咽的声音。

  李世民皱起眉,轻斥道:“哭什么!”

  竟然是李豫在哭!

  说实话,四十岁的男人,就算保养得再好,哭起来总是有种莫名的难看和狼狈。更何况李豫完全没有遮挡面颊,反而生怕众人看不清似的,拼命将自己的面孔朝锦布前凑,所以众人也越发清晰地看见他脸上的滚滚热泪和……清水鼻涕。

  “呜呜呜呜……”见众人望向自己,李豫哭得越发响亮带劲,颇有种含冤待雪的凄惨意味。直到李世民再次不耐开口,他这才勉强抽了抽鼻子,也没管满脸晶亮的泪水,自顾自地委屈道:“儿臣冤啊!”

  “你说说你哪里冤了?”李世民抱臂,冷眼旁观。天幕至今为止从未出错,偏偏到了李豫这里,他一口一个冤枉,实在令人发笑。

  “儿臣、儿臣不敢不如此啊,太宗呜呜呜……”李豫又啜泣了几声,本想再哭嚎几声卖个惨,见李世民怒火渐盛,他当机立断戛然而止,麻溜地滚回正题:

  “仙人怨我姑息怀柔,可若是不怀柔,这些将领又怎肯为我所用?太宗不知,儿臣对众将多加人忍让,属实不得已而为之。安史乱兴以来,朝中无将,多在边镇。等儿臣即位时,朝中兵权分割,儿臣手底无兵,只能仰仗武人鼻息。儿臣多知军中将士骄横跋扈,可儿臣也实在没法约束啊……太宗,儿臣日子苦啊!”

  说到这里,李豫瞥了一眼石潭边的玄宗和肃宗,面上却挂着抱歉而怯懦的表情:“两位祖宗别误会,儿臣没有怪你们的意思。”

  李隆基:……

  李亨:……

  “何不重用郭、李二将?”

  “儿臣重用了。”李豫毫不犹豫地点头,面上却又浮现为难之色:“只是、只是……”

  “但说无妨。”李世民对于这种挤牙膏般的对话实在感到不耐,顿了顿,他忍不住补充道:“别磨磨唧唧的,拿出我李家儿郎的风范!”

  李豫眼神一凛,神色顿时严肃:“既然太宗说到郭将军李将军,那就恕儿臣冒犯了。”

  “郭将军对朕忠心无二,但郭氏一族却并非齐心。朕与郭将军结为儿女亲家,升平嫁给郭六后,新婚之时颇有嫌隙。升平曾回宫告诉朕,郭六曾叫嚣‘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

  李豫语气平静,但郭子仪却面色大变,几乎是瞬间跪倒在地。

  李豫朝他摆了摆手,打断了郭子仪即将出口的解释。他朝郭子仪微微一笑,沾泪的脸庞此刻莫名地气势逼人:“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儿女吵架之言,倒也做不得数,朕只是随便说说罢了。更何况,汝儿说得不无道理,没有子仪你,又怎会有今日的朕呢?”

  郭子仪面色青白交加,额头冷汗岑岑,他还想开口,李豫却自顾自地转换了话题。

  “再说李将军,李将军在军中颇有威信,朕多有耳闻。”李豫朝李光弼点了点头,露出一丝微笑:“御军严肃,天下服其威名。每申号令,诸将不敢仰视。”

  被点到名的李光弼谨慎上前,朝李豫恭敬行礼。

  他的面颊绷得极紧,有郭子仪前车之鉴,他不敢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李豫夸完李光弼,随即话锋一转:“只是长安沦陷时,朕遥请将军救驾,将军为何迟迟不至?令朕颇为寒心。”

  李光弼面色肃然,跪在了郭子仪身边。

  “事后,朕命将军为东都留守,将军却以诏书未至为由推辞,直接领兵回了徐州。朕只好再遣使臣至徐州慰问将军,又晋将军的胞弟光进太子太保、凉国公,将令慈从河中迎回长安。”

  李光弼面色几变,他深深望了一眼李豫,最后还是没有说话。

  说完这一切,李豫又进入表演状态,开始无声落泪,看上去既无助又无奈。众武将对视一眼,仆固怀恩最为心软,上前宽慰:“殿下,您也不要太难过,您……”

  “哦对了!”

  见到仆固怀恩,李豫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兴致勃勃道:“仆固将军,你还造反了!”

  “不过你大可放心,朕不仅没追究,还厚待了你的亲眷。朕将你的女儿册为了崇徽公主,保她一生荣华富贵。”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也跪下了。

  这下再无人敢上前打断李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李豫旁若无人地对李世民委屈哭诉:“太宗,儿臣为难啊!儿臣这个皇帝做得实在……”

  “咎由自取!”

  李豫一愣,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咎由自取,文过饰非。”

  李世民再次重复。他这次语气十分严厉,神态更是难得一见的艴然不悦。

  “朕早就发现你有文饰遮羞的毛病,没想到现在愈演愈烈。”李世民威严地望着李豫,目光冰冷:朕问你,升平和你告状后,郭子仪是何反应?”

  李豫沉默了片刻,缓缓回答:“杖子数十。”

  “其后郭家可还有此言?”

  “……无。”

  “朕再问你。你命李光弼救驾时,程元振当时又在哪里?”

  “在、在儿臣身边。”

  “朕再问你。李光弼率军回徐,你若真想宽慰他,为何不将其家人送回徐州,反而命他胞弟驻守宫中,又特意将他母亲从河中带至长安?”

  李豫抿唇不言,面色逐渐灰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