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70节


  江又桃也摸不准,两人对视一眼,顾念薇道:“本来我过来,也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买不买家具的事儿的,既然你已经买了,那我就自己去选了啊。”

  江又桃点头:“行。”

  顾念薇抛开这个话题不再继续,她进了江又桃的院子,跟被江又桃她们吵醒的徐满秋一起商量着晚上吃什么。

  夏天的首都天黑得很晚,到了七点多天也依旧亮着,三人趁着这会儿凉爽的天气,出了门。

  她们在附近走了走,消了消食儿,回来以后各回各家。

  徐满秋住在江又桃家的东厢房。

  次日一大早,傅韶华就过来了,他给江又桃她们带来了首都的特色美食,炒肝焦圈儿手抓饼。

  吃完饭后,徐满秋就回学校了。这个暑假,不回家依然在学校学习的人有很多。徐满秋不打算在江又桃家常住。

  徐满秋一走,江又桃跟傅韶华腻歪了一会儿,然后她想起了自己系统背包中的那么多瓜子,于是她决定出去继续自己的瓜子贩卖大业。

  像之前一样,她还是决定去找经销商,而她的第一个人选,就是在巷子口改卖凉皮的许清清。

  等傅韶华一回家,江又桃往倒座房去了一趟,装了几斤瓜子往巷口去。

  许清清正在拌凉皮。凉皮是她们那边的传统面食,她打小就跟在她奶奶她妈妈身后学,手艺很不错。

  夏天来了以后,她晚上做的凉皮用不了多久就能卖完。

  已经是78年了,大家对于小摊小贩的管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严格了。

  许清清的凉皮摊子摆着,也没有人来管。

  江又桃到的时候许清清正在忙活。

  她把半透明的凉皮切成拇指大小的宽块儿,放一个黄色的搪瓷盆里,放上炸过的花生米,切得细细的黄瓜丝,碧绿的葱花香菜后开始放调料,一点点的香油,一小勺芝麻酱,盐巴味精酱油醋蒜水和一勺辣椒油。

  使劲搅拌了一会儿后,辣椒油给凉皮裹上了一层红,碧绿的黄瓜丝葱花香菜点缀其中。一股夹杂着黄瓜清香的凉皮便好了。

  这一份凉皮,许清清收两毛钱。

  在这个眼热的夏天,周围的居民们都乐意花上个两毛感受感受这样的清凉味儿。

  杨婶儿抱着娇宝儿出来了。她是要带着娇宝儿去接她的亲孙子放学的。

  看到江又桃,她连忙招呼了一声。

  在她儿子邢大新给江又桃装修完房子以后,又在江又桃她们的介绍下接了韩家的那个大工程,杨婶儿看江又桃的目光跟看财神爷也没啥区别了。

  她儿子今年一年都没缺少活干呢,这干一天活就挣一天钱,杨婶儿高兴坏了。

  “小江啊,你来买凉皮儿啊?”不等江又桃接话,杨婶儿就继续道:“你说说你这孩子,你想吃凉皮直接跟我说就行,一会儿清清做好了,我歘功夫就给你送去了。这前街后街的住着,也走不了几步。还搁这儿等,这天热得很呢。那热风吹来,都快把人的给吹化了。”

  许清清飞快地打包好一份凉皮,又继续拌另外一份:“对对对,我婶儿说得对,你直接说要吃,我们给你送不就好了?”

  江又桃看许清清这生意确实是好,实在是忙不开,她的目光就转到了能说会道还是本地人。

  “没事儿,大中午的,出来走走也行。清清,你做三份啊,其中一份单独装,另外两份装一块儿,我一会儿回来拿。”江又桃跟许清清说完,对着杨婶儿脚边的娇宝儿招手:“娇宝儿来,桃姨抱抱。”

  娇宝儿抿唇一笑,朝江又桃奔来,江又桃抱起她往这一片儿的托儿所走。

  娇宝儿长胖了很多,身上干干净净的,还带着一股肥皂的清香,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特别可爱。江又桃跟顾念薇每次看着她都要抱抱她,糖啊饼的没少给她吃。

  等离人远了一些,江又桃凑近杨婶儿一些:“婶儿,你想做点小生意不?”

  杨婶儿往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想啊,咋不想呢?这做生意不比糊火柴盒强?我这带着娇宝儿跟小光,一天糊火柴盒才糊个一毛钱。”

  “有时候还抢不到呢。”杨婶儿老早就想做个小生意了,就是没有门路。她看着江又桃:“咋的,桃儿,你有好门路指给婶儿?”

  江又桃从兜里掏出瓜子:“婶儿,卖瓜子不?我给你四分钱一两的进价,你能卖多少是你的本事。”

  四分钱一两瓜子的价格是贵了的,杨婶儿没急着反驳,而是看着手里的瓜子,她先抓起几颗磕了磕以后,拍板:“这生意我做了。”

  杨婶儿是个有魄力的女人,要是没点魄力,她家也早就成了大杂院了。

  江又桃朝杨婶儿竖了个大拇指:“我就说我杨婶儿是个有魄力的人,你一会儿就跟我上我家去,要多少瓜子我现场给你称。”

  “你家清清在门口就支了摊子了,客流量已经有了,你在边上摆上瓜子,肯定不愁卖,还不耽误哄孩子,多好。”

  杨婶儿因为江又桃这一句你家清清,乐得合不拢嘴。她就喜欢许清清这丫头,早就有把两人凑一堆的意思了,可这两人到底是啥意思她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真是急死她了。

  “行,一会儿我给你送凉皮去,到时候咱们再称瓜子。”

  两人在下一个胡同口分开,她刚刚回家没多久,杨婶儿就回来了,她提着凉皮,挎着小框。

  她的胆子比较大,一种口味的瓜子要了五斤,最后她是提着麻袋走得,毕竟她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江又桃家的瓜子口味能有这么多。

  江又桃把她送出门外,正好看到有一群人进了隔壁,没过多久,隔壁院子就传来了声音。

  “杨月霞,你是咋伺候我妈的,这老热的天,你咋不知道把她抱出去外面通通风,你看看,这褥子都湿了,一会儿就得长褥疮了。”

  “就是,这大热的天,你咋还给我妈吃面条呢?这时候清粥配上咸菜、馒头才是最解暑的吃法。你看看你伺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也就是我三哥眼瞎,才会看上你这么个人。”

  “也不知道你这狐狸精使了什么手段,真是晦气。要不是我三哥不让你走,我早让你滚蛋了。”

第157章

  这些话,让江又桃一个毫无关系的人听着都觉得挺难受的。就是不知道杨月霞怎么能够忍受一辈子的。

  难道上辈子她跟萧成平在一起的那些年,感情就真的真到能让她这辈子忍受这么多的苦?

  这种感情,江又桃是真的理解不了。

  她甚至都你不觉得萧成平对杨月霞有多好,有多爱。要是真的好,真的爱,又怎么能够在她要临死的前一天才跟她领证结婚?

  这跟清朝康熙的那个一天皇后有啥区别?

  不过想一下杨月霞上辈子的人生轨迹,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杨月霞。

  小时候父母重男轻女,长大以后嫁个男人狼心狗肺,养个儿子是个白眼狼,至于杨月霞的那个女儿她不去评价,站在杨月霞女儿的角度,杨月霞确实不是个好妈妈。

  站在杨月霞的角度来看,她的女儿不知道体谅她,明明她过得已经那么艰难了,对她也尽量爱护了,可她还是不满意。

  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情也就不同了。江又桃说不清谁对谁错,因为她年轻,若是让她发表意见,她肯定是站在杨月霞的女儿那边。

  而杨月霞临老被所有人放弃,到了萧家,萧成平有文化,长得好,是个警察,还对她很温柔,她一脑子陷下去不是不能理解。

  她重生后想要跟萧成平再续前缘也不是不能理解,或许萧成平,是她的生命中,唯一一个对她好的异性了。在经受过前夫那样不堪的人后,遇到这么一个人,她陷进去不是不能理解。

  跟萧成平在一起以后,萧家人对她不好她自己可能都没放在心上,毕竟没打她,也没骂她,比起上一世对她动辄打骂的婆家,萧家好多了。

  江又桃没有再听下去,提着凉皮去了隔壁顾念薇家,顾念薇正愁中午吃啥呢,江又桃送来的凉皮正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江又桃没在顾念薇家站,继续提着双份的凉皮往傅家去。

  一进门,就看到傅家来了人。

  一共四个,看样子,是一家四口。

  傅韶华正在跟两个年轻一些的在说话,见到江又桃,他蹬蹬蹬的跑过来:“你咋过来了?我刚刚还说一会儿去找你呢。”

  还不等江又桃说话,他便跟跟着他走过来的两个人介绍道:“桃桃,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弟董阳阳,这是我表妹董甜甜。”

  江又桃跟经常来傅家,但除了傅韶华的堂哥外,她一个傅家人都没见到过。但在傅韶华却没少跟她说起傅家人。

  江又桃朝他们笑了笑:“你们好。”

  董甜甜是个自来熟,立马就过来挽上了江又桃的胳膊:“不用我华哥介绍我都知道你是我桃桃姐了。”

  江又桃朝她一笑:“对,没错,我是你桃桃姐。”

  董甜甜长得跟傅韶华有两分相像,大眼睛高鼻梁,皮肤雪白雪白的,头发还带了一点自来卷,笑起来的时候嘴边有两个跟傅韶华如出一辙的酒窝。

  初次见面,因为这句桃桃姐,江又桃对她的印象很好。

  邵青在屋里听到了江又桃的声音,连忙走了出来:“桃桃来了,快进屋快进屋,今天天热,我煮了点绿豆汤放井里湃着了,正打算一会儿让韶华给你送去呢。你来正好省事儿了,这么热的天,绿豆汤拿过去没准都得热了。”

  邵青话音落,又一个四十来岁的女的从她身后走了出来:“嘿,三嫂,让我来看看,你藏着掖着的小儿媳妇儿长啥样。”

  这话说得,让邵青白了她一眼:“看,这就是我要藏着掖着的原因了,你瞅瞅你这样,吓着我们桃桃了。”

  “桃桃快来。”

  董甜甜拉着江又桃进屋,屋里的窗户都开着的,屋里很凉爽。

  傅韶华的小姑傅文英在兜里翻了翻,她今天出门出的急,没带什么钱,第一次见侄儿媳妇儿,傅文彦跟邵青又很看重这个儿媳妇儿,她不给点东西总是不太好。

  一反手,她翻到了个自行车票,瞬间就乐了:“桃桃是吧?我是韶华的小姑,我叫傅文英,这次见面匆忙也没带啥东西,这张自行车票是我们单位发的福利,正好给你当见面礼了。”

  傅文英在国营商店上班,上个月,她们商店搞了个销售比拼活动,她守的柜台得了一等奖。傅文英跟她男人董建刚都有自行车了,家里的孩子也都有,这自行车票在她家还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她本来想着拿来跟电器柜台那边的人换的,这会儿正好送礼了。她姑娘想要的收音机她再想想办法。

  在这个轿车不多,私家车更是没有的年代,自行车就是普罗大众的出行工具。

  早高峰到外面的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都是骑着自行车赶着去上班的人。

  往后的十年里,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

  江又桃不缺自行车,她之前买的那辆自行车还在背包里放得好好的呢。

  而且这份礼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现在哪怕是78年了,自行车票也依旧是一票难求的。

  江又桃看了看傅韶华,又看向邵青,邵青朝江又桃点点头:“你老姑可好不容易这么大出血呢,快拿着,一会儿她该反悔了。”

  傅文英不乐意了:“三嫂你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人吗?别在我家华子媳妇儿面前败坏我名声。”

  邵青说:“你咋不是这种人呢?我还记得我刚刚有韶国那年,你送了条毛巾给我,结果反手你就拿回去了。”

  “我那不是送错了吗?你那条应该送的是红色,结果我送成了粉色,粉色是我要给素琴的。”

  姑嫂二人翻起了旧账,互相揭底,不一会儿就把大家乐得肚子疼。

  董甜甜笑得乐不可支,她道:“我三舅妈跟我妈就这样,两人不见面的时候想,一见面就斗嘴。”

  江又桃也听傅韶华说起过傅家人。傅家人相比起其他的人家,虽然依旧有点小摩擦,但对外,那就是一个集体。傅韶华给江又桃讲了很多家里的事儿,江又桃听她说着,感觉嘴角都不自觉的带着笑容。

  现在亲眼看着邵青跟傅文英姑嫂互怼,再看到那边傅文彦跟董甜甜的爸爸董建刚在一起说说话喝喝茶,傅韶华跟董洋洋两人占据了外面桌子的一角,傅韶华再给董洋洋辅导作业。

  董洋洋十五岁,还在读初中,很多作业都不会做。

  董甜甜比傅韶华小一岁,今年也有二十了,她在首都第一医院当护士,今天正好轮到她值班。

  她是个颜狗,对江又桃十分好奇,两人你一句我一言的,越聊越投机。两人甚至已经约好了一会儿直接上江又桃家玩儿去的事儿了。

  邵青跟傅文英很快就做好了饭,江又桃买来的凉皮也摆在了桌子上,饭桌上,大家的筷子频频朝凉皮伸去。对于这份凉皮的味道,大家赞不绝口。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