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科举兴家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7节


话音刚落,那头李老先生倒是咦了一声,抬头朝着这边看来。

24.拜师

李老先生听见这诗倒是有些惊讶, 朝着章元敬的方向看去, 这一看又是一惊。

章元敬长得好是乡邻们公认的,就是见不得别人好的王氏, 私底下也曾看着看子感叹过, 要是儿子能有隔壁的小崽子那么会长,专挑着爹娘的好处长就好了。

不过长得好看的孩子李老先生也见多了, 即使穿着蓝色缎子镶了红边的衣服,章元敬显得格外的粉雕玉琢,他也不会这般惊讶。

让他吃惊的是这个孩子的眼睛,那双微微挑起的丹凤眼里头一片清明, 不是孩童那种纯真无知懵懂, 却像是大人似的通透,再有他挺直的脊背,带着一股子天然的风骨。

说一个孩子有风骨实在是奇怪,但李老爷子就是这么觉得的,这孩子若不是被人特意教过, 那便是天生早慧, 是个读书的苗子。

这么猜测着, 李老爷子便有些见猎心喜, 往这边走了几步,笑着开口问道:“小娃娃, 刚才你背的诗是何人所写的?”

姜氏一听就有些紧张起来, 她好歹也是听过三字经的, 虽然不能完全记住, 但也知道三字经都是三个字三个字的,刚才孙子念的分明是五个字啊?

她忍不住想要替孙子回答,却见章元敬朝她摇了摇头,这才按耐住自己的冲动。

章元敬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做了个礼,这才甜甜一笑,说道:“小子不才,这是我自己作的。”

话音未落,站在李老先生背后的青年人就嗤笑了一声,冷冷说道:“这小孩倒是敢夸下海口,就你这样,三字经读完没有?还敢说作诗!”

李老先生也皱着眉头看着他,聪明的孩子固然好,但聪明却喜欢耍滑头可不太妙了。这诗虽然不算多么精明,但怎么看也不该是一个三岁孩子能做出来的。“你可得好好想想,这诗真的是你自己做的,而不是旁人做了让你背下来的?”

章元敬也不慌张,笑了笑说道:“老先生不相信吗?”

那个青年人又冷笑了一声,也不跟他说话,而是对李老先生说道:“李老,咱们去那边看看吧,八成是谁家知道您要过来,特意演了这出戏。”

李老先生却没有依着他的话离开,他细细的打量这孩子,只见他身上的衣裳虽然干净整洁,却不是多好的料子,身上并无任何的配饰,连个银镯子都没有看见。

再看他身边的两个女人也是,一个看起来像是下人便不提了,另一个穿戴也就是老百姓的模样,可不像是能雇人给孩子写诗的人家。

李老先生不乐意错过好苗子,倒是多了几分耐心,继续问了一句:“你如何说?”

章元敬这才笑了笑,如果李老先生一听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走了,恐怕也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他开口解释道:“这诗确实是小子作的,前几日祖母说要带我出来玩儿,说起青河边的柳树,小子抓耳挠腮了好几天,才想出了这么一首诗。”

李老先生还未说话,那个青年又多嘴说道:“说的好听,骆宾王七岁才能作诗,你倒好,三岁就能了,难不成你还是个绝世天才不成?”

章元敬被人为难了却不生气,反倒是笑道:“小子自然不如骆宾王,只是之前读过一首咏柳,写的极好,老先生可有兴趣听上一听?”

李老先生瞥了一眼有些气急败坏的青年,倒是颇有几分兴致的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不如你先念来听听看。”

章元敬深深吸了口气,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子读到的时候便觉得写的极好,前几日实在是想不出来,便就着这首诗改了改,才有了那首青江绿波高,细叶如丝绦,何人妆杨柳,春风似剪刀。”

章元敬有些害羞的背着手,又说道:“说来惭愧,改了之后的诗自然不如原来的好。”

李老先生一听,果然起了兴趣,问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果然好诗,怎么我从未听过?”

两个世界是平行空间,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章元敬正要解释,李老先生却叉开话题,带着几分肯定和好奇问道:“你识字?”

章元敬松了口气,暗道拿古人的诗歌出来显摆果然是具有风险的,幸亏他没有那么大脸直接挂在自己的名下,不然将来非得弄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声不可。

“小子不才,认得一些。”章元敬依旧是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老先生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胡须问道:“何人是你的启蒙老师?”

章元敬带着几分腼腆,解释道:“是家母,她识字不多,却还能背三字经,后来小子找到了一本先父留下的说文解字,便一直自己对照着看,倒是多认得了一些字。”

这时候,姜氏终于忍不住了,插嘴说道:“可不是吗,我家平安从小聪慧,自说话就能读书,如今还能自己作诗啦。”

那个青年立刻嗤笑道:“从未正经读过书,还敢说是自己做的诗。”

李老先生又是皱了皱眉,心中对他胡乱插嘴十分不悦,要不是碍于交情他肯定不能带着这样的人出门,口中却道:“你来看看,这是何字?”

说完这话,李老先生随意捡起一根树枝,三来下在地上写了一个孝字。

章元敬一看就松了口气,信心满满的说道:“这是孝顺的孝字,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李老先生又问道:“不是说只读了三字经吗,怎么还懂论语和孝经?”

章元敬心中也是一愣,他只是顺口背了出来,背出来之后才想到这句话似乎是明清时期才有的,心中顿时冷汗直冒。听见这话他才松了口气,好歹这两本书也曾提到过,看来他平日里还得小心才是,读书的时候东西背的杂,古代忌讳多,时不时就得给他设个坑。

他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背着手鼓着脸颊说道:“并未读过,只是偶尔看过先父遗笔,才记得一些,小子献丑了。”

再次听到先父两字,李老先生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怜惜,看着孩子不过是三岁大却失去了父亲,出门来只能让年老体衰的老祖母陪着,可见她们家处境。

再看那诗歌,那笔记,想必孩子去世的亲爹也必然是个读书人,只可惜亡故的早,未能闻名天下。李老先生先对章明亭有了几分好感,再看章元敬更觉得可人,心中已经有了个主意,只是这会儿却故意不说,只是笑道:“不错不错,既然知道百善孝为先,那你便先帮着祖母挖野菜吧,别让老人家辛苦了去。”

说完这话,李老先生甩了甩袖子就扬长而去,原本跟着他的一群人也呼啦啦的离开了,那个讽刺过章元敬的青年还嗤笑道:“癞□□想吃天鹅肉,李老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章元敬囧囧然,就算他想要拜师,也跟癞蛤蟆没啥关系吧。

眼看着一群人走远了,姜氏心中着急起来,皱眉问道:“这,这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走了?”

李婶也插嘴说道:“可不是吗,咱平安说的多好,又有诗又能认字,好多话我听都听不懂。”李婶深刻的觉得她听不懂的话才是读书人的话。

章元敬倒是镇定如初,笑着说道:“奶奶,能做的咱们已经都做了,甚至比一开始预计的还要更好一些,李老先生还考校了我,问了几个问题,若是他满意,自然能成,若是不满意的话,咱们就当出来踏青吧。”

姜氏还有些晕乎乎的,奇怪的问道:“老先生考校你了吗?我怎么没听出来?”

章元敬笑道:“他还写了字呢。”说完他走过去看了看,能说不愧是进士吗,老先生随意拿着树枝写的字也十分好看,颇具风骨,可惜在地上,不然他非得带回去临摹不可。

姜氏也过去看了看字,也觉得写得好,但说不出哪里好来,只能安慰自己说:“得了,哎,这要是不能成的话,这老爷子也没啥眼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