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穿越之病娇王爷易推倒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9节


  “宝剑出鞘染血归,呵呵,倒有趣。你师承何处?本王怎得从来没有听说过?”

  “师门不过是乡间敝帚,不值一提,民女也是砍柴时偶然遇上高人,得了指点,并不曾正式入门,高人离去时有训诫,一不得提及师门,二不得轻易与人动手,望王爷恕罪。”

  慕容明珠嗤了一声,显然是不相信她临时编造出来的一堆谎言。不过他也没那么大的兴趣一直揪着温婧蓉不放,在得知了她的来意之后,区区几百两银子他还真没放在眼里。毕竟算是救过他性命的人,慕容明珠也不用她还,直接让节度使派人去春华堂抓齐了小半年的药,另外又让账房支了五百两银子给牛家兄妹俩,算是还了她的救命之情。

  温婧蓉一开始的确是没想过要白拿他的银子,后来一想到牛家村已经回不去了,万一刺杀慕容明珠的死士折返回来找她报仇,她没有把握能够护住牛大宝全身而退,只能带着牛大宝去南边或北边的小镇上落脚,租房谋生衣食用度,全都离不开银子。

  再者牛大宝的眼睛好不容易有了希望,但是金圣手开出的药方子太贵,光是老山参就要用掉两支,她实在是没有骄傲的底气,只能接过账房送来的银子和小半车药材,谢过前来送行的黑风黑羽他们,带着牛大宝离开了西北节度使府,朝着南边的青瓦镇而去。

  温婧蓉想过了,中国的西北方素来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战火一旦燃起,最先遭殃的就是北边。再说她本来就是南方人,儿时就是在吴侬软语的乡音中长大的,而且南方四季分明的宜人气候也适合养病,如果牛大宝的眼睛好了,就能看到余杭的百里连天荷花,江南两岸的碧绿杨柳……光是想象,温婧蓉便对他们新生活的前景向往得不得了。

  另外,为了避人耳目,两人也在节度使的帮助之下,换了全新的身份和路引。温婧蓉终于能用回自己前世的名字,而牛大宝也跟着她,改姓了温,取名叫景新,里头也算是寄托了温婧蓉对未来的一些希望。

第三十三章 第一卷 牛家村结束

  目送着做了男装打扮的温婧蓉离开,黑羽不解地看了看黑风,“真就这么放她走?王爷只是一时忘记了她,万一哪天想起来了要找她可怎么办?”

  黑羽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说当初在小木屋的时候自家王爷只是对牛家姑娘有些好感而已的话,在土地庙那一夜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分明是看对了眼的,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都直接抱到自己身边睡了,可见对她很不一般。王爷这时候没想起来还好,万一哪天想起来,这人海茫茫的,叫他们去哪里变出个大活人给他?

  谁家主子的脾气谁知道。王爷要是发起火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黑字影卫队们,别说站着了,就是出个声都不敢。

  相比一脸忧愁的黑羽,重伤初愈的黑风淡然一笑,语气轻松地道,“你忘记他们手上的路引牌子了?”

  黑羽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差点忘记了温婧蓉手上还拿着特制的路引牌子,上头有黑字影卫队的特殊暗号。只要她用着这块路引牌子进城,很快行踪就会被各地的影卫上报到总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想,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温婧蓉的落脚之处。

  “还是阿风你心眼多,我光着急了都往了还有这一茬了。”

  “走吧,人都已经走远了。王爷这失忆来得可真是时候,我本来还希望着主子爷能跟牛姑娘在上京途中多培养培养感情,虽然牛姑娘身份太低上不了玉碟,但是好歹也能先替王爷生下个一儿半女的,哎……”

  黑羽嘴角抽了抽,虽然早就习惯了黑风的婆妈属性,他偶尔还是会被他雷到一两次。

  而被他们“关心”着的景王慕容明珠,此刻正由黑雪伺奉着用燕窝粥,没吃几口,便推开碗不肯再用了。

  小小的一盅燕窝粥,份量还不足二两,黑雪好说歹说,也只劝得他用了三小勺子而已。眼见着主子救回来的短短几日,下巴便尖了许多,怎能让黑雪不着急。

  慕容明珠之前住在小木屋期间,他可是跟黑风全程护卫着的,明明那段时间牛家姑娘做的饭菜,比节度使府上厨子做的要粗糙多了,慕容明珠却是吃得极香,小半个月就长了好几斤肉。

  可现在才几天?自家主子好不容易养圆了的脸就一日比一日地消瘦了下去,黑雪是催着节度使府上的厨子变着法子做细做新,却还是惹不起慕容明珠的胃口。幸亏黑风还记得温婧蓉做的几顿饭食,上次逃命的时候包袱里头还裹带了些河虾干,便指挥着厨子照着温婧蓉的法子将河虾干炸脆了,拌上菜干炒香,配上一小碗粳米白粥,端着呈上去充作早饭,倒真的让慕容明珠多下了几次筷子,连白粥都喝了大半碗。

  之后的几次青菜面糊煎饼,蛇肉羹,烤馒头片,也都让慕容明珠贪新鲜地多用了些,不过几次过后,这些花样也就都失去了效果,他们身娇体弱的王爷又开始了花样挑食之路,逼得众人不得不提早上了路。

  实在是他们再不走,节度使府上的厨子都要被逼得崩溃了。

第二卷 向着新地图出发!

第三十四章

  “小景,你妹妹这么早又出摊去啦?”隔壁的王大娘一大早就推开了温家两兄妹的门,看到蒙眼坐在院子里头的温景新,也就是改名换姓后的牛大宝问道。

  看到对方嘴角微勾着朝自己看来,王大娘又一次在心里可惜了一声,多俊的孩子啊,偏生眼睛看不见,老天爷真是作孽。

  “大娘您来啦,枣儿,快给大娘看个座。”温景新又转头朝着里屋喊了一声,听到小丫头跌跌撞撞的脚步声,眉头轻蹙,“走慢些,小心别摔着了。”

  枣儿一边应了一声,一边仍举着个凳子着急往院子里跑,她个子都还没那个长凳高,小胳膊小腿地果然下一秒就没抱住凳子,被门槛给绊倒了。听声音就知道摔得不轻,让温景新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快爬起来看看,摔疼了没有?”

  “公子,枣儿没摔着,枣儿不疼。”已经从地上爬起来的小女孩眼里还包着热泪,却怕被主人家嫌弃自己不顶用,连声疼都不敢喊,连忙快走几步把凳子送了上来。

  枣儿是几个月前温婧蓉从牙婆手上买的,专门留在家里照顾眼睛不方便温景新。因为一早就没打算雇个能干活的,岁数大的她怕自己经常不在家奴大欺主,让哥哥受委屈,这才看上了瘦瘦小小的枣儿。虽然是女孩子,岁数小些也没什么好忌讳的,而且工钱也便宜,买断只要十两银子,签活契的话一年只要半两银子。

  原本温婧蓉是打算只签两年活契的,她没料到的是看着只有六岁大的枣儿原来已经九岁多了。庄稼汉家里孩子一串一串地生,连生了六个女儿才得了一个儿子,宝贝得不得了,家里又养不下这么多孩子,便将几个女儿捡着不讨喜的卖了一半给牙婆。眼瞅着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枣儿,她最后还是狠狠心花了九两银子买下了这个孩子。牙婆也是个善心的,不然以枣儿的样貌,花点时日精心细养着,日后转手卖给烟花巷子,便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枣儿早就懂事,主家待她好,她更是加倍地还回去。平日里温婧蓉出门,便是她悉心照顾着温景新,事事都力争做到最好。眼下见有客人来,忙不迭地招呼开来,“大娘您坐,吃过早饭了吗?姑娘出门前有熬了粥,您要不要也在这里吃点?”

  豆丁点大的孩子,说起话来却是滴水不漏,让人听着心里舒服得紧,让王大娘忍不住又看了她一眼。

  “诶,诶,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大娘我是吃过早饭才来的,你别忙乎了,赶紧招呼你家公子。”

  被称作“公子”的温景新脸上不由得一热,他因为眼睛看不见才常年没有做农活,为了填补家用减轻一点妹妹的负担,接了折纸元宝的活儿在家做着,空闲的时候也由妹妹帮着劈好了竹片打背篓,无一不是需要耐心的细致活儿,也就让他养成了如今这样不温不火的性子。慢条斯理的说话样子,加上人又生的好看,衣服穿得也整洁讲究,搬来这半年多,附近的邻居还真没看出来两兄妹都是乡下来的。要不是温婧蓉一早就对上门的媒婆说清楚了,自己将来是要跟着哥哥嫂子过活的,温家两兄妹的门槛早就被来求亲的给踏平了。

  虽然温婧蓉身为女子,一直在外面抛头露面地出摊卖吃食,余杭却是西楚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做生意的商户人家还巴不得娶像她这样能独当一面的管家媳妇儿。

  她那个小食摊本钱不大,卖的都是些用当季的水产做的吃食。余杭淡水鱼丰富,所以她小摊上生滚鱼片粥是常供的。食客要是指明要烤鱼或是水煮鱼,温婧蓉也能很快就收拾出来。到了出虾子的时候她也卖鲜虾馄饨,里头拌上切得细碎的脆爽荸荠,滋味鲜美得能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了。出众的手艺让她每次出摊都收获颇丰,一日下来得钱没有一两千铜钱,也有七八百之多。

  这样能干的媳妇儿,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看着呢。好货不出手,来日有的愁。王大娘早就看好了温家这两兄妹,自家的闺女碧桃性子软弱,自女儿及笄起就为她的婚事愁白了头,夫家软和的又嫌人家没银钱,夫家宽裕的又嫌人家性子不好,怕女儿嫁过去了受欺负。

  结果这刚好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温景新的眼睛听温婧蓉说也不是没得医,性子又好,不正是老天爷给她送来的上门女婿吗。

  温婧蓉要是同意的话,这门亲事就算是他们温家高攀了,毕竟附近的人家没有一个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瞎子的。届时她再提出换亲的说头,让温婧蓉下嫁自己侄子夏大山,这便又解决了大侄子的婚事。一举两得,他们温家也不算吃亏。

  王大娘选择性地忽略掉了自家大侄子吃喝嫖赌烂性到整个余杭没有一个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的事实,一直耐着性子等着温景新吃完早饭,才将自己愿意将女儿碧桃嫁给他的意思提了提,当然,前提条件是他得入赘。

  枣儿惊得差点把碗给摔了,在她们庄子上,就算是再癞痢的赖皮户也不肯吃入赘饭的,王大娘这么说简直是在侮辱她家公子。

  温景新却是一点也不见生气的样子,平静地表示自己知道了,不过他的终身大事他自己做不了主,得等妹妹回来了才能做决定。

  一番话说得王大娘差点乐笑了,别人家都是长兄为父,到他们温家倒是颠了个个,哥哥的终身大事还得听妹妹的。不过她也不急,温景新今年都二十了,她就不信温婧蓉不着急。跟温景新告了别,王大娘满怀自信地回了隔壁自己家,就等着温婧蓉求上门来了。

  自力更生的分割线~~~~不要再说我没多更字啦,看这章多肥,今天三更,总共更了快五千了,求表扬~~~~~~

第三十五章 隔壁王家(上)

  天色近黄昏,温婧蓉送走最后一名食客,收拾好了东西便推着小食车往绿柳巷子走。今天生意不错,收来的鱼虾都卖的差不多了,得了一千三百多个铜钱。她心里头轻快,回家的途中正好路过杏花饼铺,她虽然不爱吃甜的,温景新和枣儿却是喜欢的。便舍了百来个铜钱,捡着他们爱吃的各式都称了一斤,顺便还买了一小罐蜂蜜。天气逐渐燥热起来,该在家里常备着蜂蜜了,从明天起就吩咐着枣儿每天给温景新泡上一碗蜂蜜水。

  她将买来的一堆糕点和蜂蜜通通都放在了小食车上,拐过三个弯,便看见了自家朱红色的大门,心中越发雀跃起来。

  “姑娘回来啦!”枣儿和平时一样,听到了动静就迎到了门前,帮着她把小食车给堆置到院子里头放好。要是平日她这时候早看见车子上头堆着的点心了,但是今天她好像有些魂不守舍,连最爱吃的零嘴都没有注意到。

  “出什么事了,今天家里来过什么人?”温婧蓉疑惑地问道。

  “是隔壁王大娘。”枣儿抬头看了她一眼,贝色的牙齿咬着唇,还在犹豫着该不该告诉她的样子。

  温景新这会儿也从里屋出来了,朝着她们站着的位置偏头“看”了“看”,枣儿顺势接过温婧蓉递给她的零嘴回了厨房,那些糟践人的话她实在是说不出口,还是让公子自己对姑娘说吧。

  “哥,今天好点了吗?”温婧蓉挑眉看着小姑娘跟火烧屁股似的逃开了,回头便朝着温景新走去。

  “好多了,最近感觉眼前有些光亮了,虽然还是看不见,至少不再是睁眼就是一片漆黑了。”他微微笑着,听到妹妹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自然地伸出手,由着她扶着,回到了屋里。

  “枣儿说王大娘今天来过了?她来干什么?”

  温婧蓉对隔壁开油行的王家印象不是太好。他们搬来绿柳巷子之后,她为了跟邻里打好关系,好方便日后有什么事情邻里之间能有个照应。不但做了吃食和睦邻里,还特意照顾了隔壁王家的生意,在她那里买过几次油。没想到第二次去买,就买到了掺了陈油的菜籽油,贵一点的麻油质量更是差,一点芝麻的香味都没有。

  她自己做的就是吃食生意,油料不好,东西的吃口就不好。而且王家并没有因为她是邻居就卖她便宜一点,菜籽油和麻油都比街角另一家贵上二十个铜钱,杀熟就算了,还卖假。温婧蓉之后就再也没去她们家买过东西,宁愿绕得远一点去别家油行买。

  两家从那之后一直都不咸不淡地处着,偶尔碰上了王大娘虽然脸上对她笑着,眼神却是冷冰冰的。还有他们家的女儿碧桃,从王大娘口中说起来是再软和不过的人了,温婧蓉却有一次看见她在后院摔猫。好好的一只黄花狸猫,被她拎着两只后腿往地上狠狠一抡,连叫都没叫一声便死了。

  对门的叶秀才家两个孩子还一直在找他们家的大黄,孩子远远近近的呼唤声被春日的暖风吹散开来。温婧蓉站在梯子上,手里还端着晒好了的菜干,一时竟愣住了不知动作。

  只见碧桃一脚踢翻边上还剩了大半碗的鱼肉,过长的刘海遮住了她的眉眼,低头看向地上死去的大黄时,嘴角勾起了一抹阴测测的笑。

第三十六章 隔壁王家(中)

  那天幸好她躲得快,没让抬头回屋的碧桃发现了。叶秀才家的两个孩子找了好几天的大黄,枣儿有一天无意中说了一句隔壁王家因为这猫叫“春”已经找过叶家好几次麻烦了,现在猫没了也算是一了百了。

  温婧蓉听着心里无端端地一寒,也是从那天开始,耳提面命地让枣儿看住了门户,能少跟隔壁的来往就少跟他们来往。所以今天一听说王大娘有来过,她心里就有些在意,不知道隔壁这户人家又在打什么算盘。

  “小宝我知道你不喜欢他们家,本来也没打算跟你说这件事情,枣儿这丫头嘴巴实在太快了。”温景新无奈道,“王大娘今天过来问我有没有入赘他们王家的意思,我怕你听了生气,并不是成心要瞒住你。好男不吃入赘饭,这个道理我还是懂得的。我们现在躲避仇家虽然暂时改了姓温,但好歹我还是牛家的男丁,要为你们将来撑起门户的。其实有句话我早就想跟你说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一直在为我想看着合适的姑娘,但是哥哥真的没有成家的打算,我这个样子,娶了好人家的姑娘不是害了她一辈子吗。倒是你,小宝你今年都十七了,也该为自己的婚事好好打算一下了。”

  温婧蓉哑然,明明刚刚还在说他的事,怎么忽然枪口就调转到她身上了。

  “哥,我说过了,你一天不成家,我就照顾你一天。你要是一辈子不给我找个嫂嫂回来,我就照顾你一辈子。”

  温景新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心知她的顽固,两兄妹每次讲到这个话题总是免不了要吵架,谁都拿谁没有办法,便只好管住了自己的嘴,将话题引到了她今天的收成上去。

  说起这个温婧蓉是最高兴的。将今天自己出摊的时候卖了些什么,又碰上了哪些老主顾,街边上的新鲜事,都一五一十地说了。每到这个时候,温景新总是会跟着她露出些高兴的笑容,就仿佛他也一直跟在妹妹身边,陪着她一起出摊一样。

  枣儿这时候过来喊他们吃饭,温婧蓉便搀扶着他一起到了院子里头。当初会买下这个房子的最大原因就是三间房屋前面带着的大院子,屋前头就有一颗百年樟树,平日里只要不下雨,温婧蓉都喜欢在大樟树底下支了桌子吃饭。受她影响,温景新和枣儿也慢慢习惯,甚至是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

  院子里头除了这颗大樟树,温婧蓉还特地开出了几块地用来种些青菜,毛豆之类的蔬菜,靠墙的那一溜还特地种了爬藤的黄瓜和南瓜,几处空隙也都没闲着,都见缝插针地点上了葱姜蒜,做饭的时候直接从院子里头掐一点就够了。

  因为有这么一片小菜园,温婧蓉只要早起的时候再从菜场上添补点肉和鱼,枣儿和温景新一天的饭菜就够了。要不是温婧蓉怕养鸡会毁了菜园子,她还真想再养上几只鸡和鸭,每天能下蛋不说,养久了还能吃肉。不过她小时候在乡下待过,知道菜园子里头是养不住鸡的,那几片嫩叶子都还不够鸡填肚子的。要是在院子里头再隔出一片地方专门养鸡,倒是可行。

  温婧蓉打量了一下已经没多少空地了的小院子,掂量了一下是要鸡蛋和鸡肉,还是要干净没鸡屎味的就餐环境,考虑了再三她便放下了养鸡的念头。

第三十七章 隔壁王家(下)

  当天温家三人吃过晚饭,温婧蓉跟着枣儿正在院子里头洗碗,就听得院门乓乓被人拍响。

  温婧蓉止着欲起来开门的枣儿,自己拿了干净的布条擦了擦手,才慢悠悠地过去应门。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隔壁王大娘。

  温婧蓉面上也一点都不显,照样客客气气地将人请了进来,让枣儿赶紧倒杯待客的热茶来。

  王大娘也不推辞,接过了茶杯喝了一口润喉,先是夸了一顿她持家有道,屋子收拾得干净明亮不说,还有一种看着说不出来的舒服。

  温婧蓉对此只是笑笑,谦虚了几句,也不特意找话题,把话语权都交到了王大娘手上,就等着她坐不住了切入正题。

  如此套话了几遍之后,王大娘见她脸上还是一副淡淡的样子,心里便少了几分底气,转念又一想就温景新这样的瞎子,还不是要求着她们王家才娶得上媳妇,心里便又定了几分。也不跟温婧蓉绕圈子了,话头一转便说起了入赘的事儿。

  “婧蓉啊,你这过日子的确是一把能手,远近街坊也都看得见,要是你一早松了口,那求娶的还不从街头排到街尾?”

  她这话一说,一旁的温景新脸上便有几分黯然,想必又是在自责自己拖累了妹妹。

  温婧蓉连忙朝枣儿使了个眼色,让她搀扶着温景新回房去,心里对王大娘的不满又多了几分。

  被埋怨的还兀自不觉,继续说道,“大娘知道你心疼你哥哥,一心想着要安排好景新的婚事。闺女啊听大娘一句劝,姑娘家的一年又一年很快就等得不值钱了。女人这辈子图什么,还不是想找个能依靠的?”

  “大娘我知道您的话在理,不过我跟我哥从小相依为命长大,哥哥一日没成婚,我就放心不下。”

  逼出了她心里想要的这句话,王大娘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得色,装作关切地叹了一声。要不是温婧蓉有看见她眼里的算计神色,估计也要被她精湛的演技给骗过去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终身大事可不是儿戏啊。”她面露迟疑地顿了一顿,“大娘心里倒是有个想法,你看我们家碧桃岁数也大了,她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再软和不过了。大娘跟你说实话,前头媒婆也帮忙相看了几家富硕的,我都一一给推了,碧桃脾气这么软,嫁到别人家我着实不放心。说起来儿女都是债啊,我这几天想来想去,你们家景新不正好是个好人选吗。虽然是岁数上大了点,但是脾气好啊,两个性子软和的人婚嫁在一起,日后就是想要吵个架都难啊。”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