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辛亥大军阀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27节


蒋方震反感国社党,但是面对国社党的强势他也是没什么办法,但是他也不是死脑袋一言不合就辞职,他还是牢牢坐在教育司司长的位置上,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从军校教育等途径慢慢来影响国民军这支军队。

而时间久了,蒋方震深感自己的影响力太小,同为参谋部下属各司的司长,作战司和谋略司的司长说话可比他管用多了,尤其是作战司的前后几任司长,大多数都已经成为国民军举足轻重的人。蒋方震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国民军,那么就需要足够的影响力才成,很明显一个教育司司长的位置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举动的。慢慢的,蒋方震也是有了心思,在陈敬云面前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试图登上更高位为自己心中的军队国家化而努力。

蒋方震的这些心思转变陈敬云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又不是蒋方震肚子里的蛔虫,蒋方震想什么他都知道。但是通过蒋方震近期的一些表现来看,陈敬云还是大概的猜出了蒋方震的一些想法,他也不说破,毕竟蒋方震的军事才华是有的,现在国民军里规模庞大,正是极度缺乏合格高级将领的时候,蒋方震要是愿意到部队里带兵,陈敬云还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的。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京国会

湖南的变动,很快就引起了南方诸军阀的反应,最先为此作为反应的自然是国民军。那些什么通电抗议的表面功夫没有多少,但是实际的军事行动却是快速展开了。就在袁世凯任命扬善德为湖南护军使的第二天,陈敬云就已经给南昌的林成坤和广州的林肇民去电,让他们调动相关兵力进驻湖南边境。

南昌的林成坤接到陈敬云的电令后,随即电令宜春的第二混成旅进抵萍乡,靠近湖南省省境,电令赣州第十师西进,威胁湖南省境。并且由于北洋第四师也即将抵达湖南,林成坤担心这一师一旅还有些不够,所以从驻扎在南昌第三混成旅中抽调一团,前往增援第二混成旅。而他自己则是留在南昌指挥。第四军的防务可不单单只有湖南那边,湖北那边也是第四军的防备方向,要不然也不会在九江驻扎了第四混成旅。

广州的林肇民也是根据陈敬云的指示迅速作出了军事调整,从第三师中抽调一团进驻韶关。然后原本驻扎韶关的第一混成旅则是沿着西北方向前进,进抵宜章一线,威胁湖南南部。

国民军有着军事调动,同样极为关注湖南局势的陆荣廷也是一愣过后迅速作出了反应,抽调了部队加强了广西北部的军事力量,不过现在桂军原本就是面对国民军和滇军的夹击姿态,现在北面的湖南也成为威胁后,桂军的兵力调用就更加紧张了,把手中的所有剩余兵力都搜刮来了后,陆荣廷也只能在广西北部布置一万人的兵力而已。更多的桂军主力分别部署在广东西部和广西西部,用来防备滇军和国民军。

“大帅,继续这样下去可不行,在这样下去的话,我们恐怕就要成为三家的眼中钉了!”陆荣廷身边的一个将令忧心忡忡的。

陆荣廷看着地图的脸色也不好看,。他本来的打算就是左右逢源,谁也不答应,最后等局势明朗了自己就加入胜利的那一方,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战略却是没有什么效果,眼看着国民军和滇军一步一步紧逼,而现在还得加上一个北洋的话,那么桂军的压力空前庞大。

陆荣廷沉思许久后道:“你说我们和北洋联手能否把国民军打出广东去?”

“很难!国民军在江西也有好几万人,湖南的扬善德第四师的主要对手还是他们,到时候能够和我们一起打广东的,估计也就是原来的那几个湖南地方军,他们的战斗力大帅也是知道的,和土匪比也强不了多少,不能指望他们!”陆荣廷的手下将领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实际困难,然而又道:“并且我们一旦和北洋联手,到时候滇军肯定也会出兵打我们,届时,两线作战的我军胜利希望实在渺茫!”

“如果我们和国民军联手呢?”陆荣廷彷佛问着别人,又像是问自己。

“和国民军联手的话,我军和国民军联手从江西,广东,湖南三省出兵,湖南的扬善德的第四师再能打也只能败退北上!届时如果处理的好,拿下大半个湖南不成问题!”手下参谋如此说着,当然他还有其他害处没说出来,比如陈敬云肯不肯让桂军控制湖南啊,比如陈敬云对广州和广东到底会怎么处置,这和国民军联合的话,以后会不会遭到吞并。这些不说出来陆荣廷自己也是知道的。

陆荣廷也是有魄力的人,一见形势出现极大转变后,就立即抛弃了之前的墙头草政策,而是立刻就选择了阵营。

“给南京发密电,就说为了华夏共和大业,荣廷责无旁贷!”陆荣廷说出这话的时候,屋内的桂军大小将领也都是脸色各异,有高兴的,有沮丧的。这两年来桂军一直处于滇军和国民军的夹缝当中,生存压力极大,但是尽管压力大却是一直没有丧失读力统治权。而现在陆荣廷终于是要和滇军和国民军联合了,这一次的联合,哪怕是前期会保持相对读力,但是长期以往被吞并是迟早的事情。这以后的前途到底会如何,陆荣廷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是有些羡慕唐继尧的,虽然都是联合的名义,但是唐继尧依靠云贵两省,加上滇军十多万的兵力以及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保持读力姓不成问题,滇军和国民军的联合乃是实际上的利益结合。而桂军呢,对比两者弱小,总兵力不过六万,装备也极差,本来就是面临滇军和国民军的夹击下选择联合,以后要一直保持读力姓就不太可能的,前期可能名义上还会保持现状,但是时间久了肯定是不能的。

不管如何呢,陆荣廷都是做出了他的选择!

南京的陈敬云看着手中陆荣廷发来的密电,脸上喜色浮现:“好!陆帅不愧是有魄力,有决断的人!”

陆荣廷加入到国民军阵营来,那么就代表着南方的三家军阀已经全部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南方军阀联合体系,已经有了实力和北洋体系进行全面对抗。陆荣廷加入进来,更重要的是可以解放出滇军、国民军相当多的一部分兵力,桂军的主力也能够抽出身了,之前这三家对抗用去的兵力就将近十万余,现在联合起来后,这部分的兵力完全可以用于北伐战争。

六月十二号,陆荣廷发表通电,称陈敬云进驻南京是维护中国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是大大有利的,同时谴责北洋政斧没有经过国人的同意,更加没有经过国会的批准,就擅自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条约,并且条约苛刻,不但出卖了国家盐政,更是把国家财政作为抵押,这样已经和卖国无疑,比起当年前清签订的任何一次卖国条约都要来的丧权辱国。

这封通电的根本用意就是用来公开宣称桂军现在已经加入到国民军阵营当中了,顺便谴责下袁世凯卖国,挑拨舆论。

北洋也不甘示弱,当即就批判陆荣廷在广西内迫害工商民众,使得广西民不聊生。

十三号,唐继尧再一次发表通电,而这一次还是把矛头指向了两个月签订的善后大借款,说善后大借款没有经过国会同意,没有经过国人的同意,完全就是袁世凯为了一己私欲而签订的卖国条约。

同一天,陈敬云发表通电,称之前袁世凯解散国会、驱逐国会议员已经违反了共和精神,严重违背了中国的共和进程,并要求袁世凯两个月内重开国会。

随后陆荣廷和唐继尧也是陆续跟进,把袁世凯解散国会和善后大借款两事合并到一块说,说来说去就是说袁世凯是卖国贼,读才者。

明眼人一看,就已经是南方的三大军阀在进行舆论造势了,各地报纸一时间沸沸扬扬,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南北骂战已经正式展开。

六月二十号,陈敬云再一次发表通电,北洋政斧解散国会、驱逐国会议员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共和精神,中国之共和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而他陈敬云身为一个中国人,是断然不能看到中国之共和就此沉沦的,因此,他决定在南京重立国会,并邀请广大国会议员南下就职,共商国家大计!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那些被驱逐了的国会议员里很多就是赶往南京,不为别的,就为了陈敬云开出的五千元安慰金也得来一趟啊,国会议员现在可是一个职业,当选后年收入不少,在者袁世凯为了不让国会牵制自己,当初一股脑的把国会给解散了,不但把那些原国民党籍的议员给赶走了,就连进步党的那些议员们也给赶出了国会,这让进步党的诸多人士相当不满,尤其是梁启超已经是公开骂袁世凯卖国贼了,浑然没有数个月前两个人勾搭合作的良好气氛。

现在陈敬云说要在南京重立国会,所以很多人就跑到了南京来,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也好,为了陈敬云给的那五千块安慰金也好,总之他们是来了,虽然总人数不多,但是气势却已经是成功的营造了出来!

北洋军和国民军的诸多动作都是相互牵连,有着先后关系的,北洋军为了剿灭南方诸军阀,袁世凯不就能让国会在一边碍手碍脚,所以他一边骂着国民党叛国,一边解散了国会。同时为了拉拢南方诸军阀,他花费了诸多精力和代价,成功的先后掌控了湖北、湖南,试图扩大势力后增加对国民军的优势。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袁世凯解散了国会固然没有了牵制,可以让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整军备战以期一扫而平定天下。但是也给了陈敬云一个借口,指责他解散国会违背共和精神,要实现读才统治,现在更是说要在南京重立国会,争取为自己取得大义名分!袁世凯拿下了湖北还好,但是谭延闿也投向了北洋后,却是让陆荣廷终于下定了决心投向国民军阵营当中,这对北洋来说损失是极大的。

这两方作出的一个个选择一步一步的推动着中国局势的发展,也让中国的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到现在,陈敬云更是公然宣称要在南京重立国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国民军已经是要站在前台,公开组建政斧和北洋正式争夺天下了。

实际上,这样的结果甚至都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自从去年苏南战事结束后,国人们就一直等着国民军和北洋军那场生死大决战的到来,尽管中间有了皖赣战役这个插曲,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全国的整体局势,北洋军和国民军依旧是两强之争,也没有影响到这两家进行相关的战备准备。

而现今,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军,他们都已经历尽了半年以上的准备,前线各部队都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弹药等军事物资也都已经运送上前线储备好了,此刻的他们都已经箭在弦上,等的就是一个信号了!

七月一号,南京国会召开大会,当天南京国会弹劾袁世凯,命令其两天内下台,否则将组建联军进行北伐!

当天夜,袁世凯发表通电,称南京国会为非法组织,是一群试图分裂`中国的小人们的狼子野心,中央政斧势必不会坐视不管!

次曰,洋军发布全军动员令,动员令中称南方读才大军阀陈敬云、唐继尧、陆荣廷等人为了一己私欲而欲分裂国家,中央政斧已经决定用雷霆手段还中国的一个朗朗乾坤,维护中国统一。同一天,袁世凯宣布撤去陈敬云东南宣抚使的职务、撤去陆荣廷广东护军使的职务、撤除唐继尧云南护军使的职务,并宣布这三人已经犯下叛国罪,中央政斧将对陈敬云三人等人进行通缉,并且给陈敬云开出了高达一百万元的人头奖金!其余南方叛乱军阀的诸多军政要员也遭到了北洋中央政斧的通缉,少数重要人员也被开除了人头赏金,比如国民军的头号将领、第四军军长沈纲中将的人头已经价值三十万元!

南北大战,已经被点燃了导火索!

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北,战!

南京城内,街头上随处可见剃着光头或者寸头的的国民军士兵们!现在的南京已经成为国民军大军营,汇集了国民军诸多主力部队,包括警卫师、第一军下属第二师,另外还有空军第一联队,南京地方守备团,第一读力炮兵团,第一骑兵团!以及众多的国民军总司令部和国民军的的诸多文职部门!

南京城内出现这么多的军队,让民众们感到了惊慌,上一次苏南战事中经历还让南京城的民众心慌不已,现在眼看着大战又要再一次来临,很多百姓民众都是拖家带口的向南方逃难,试图避开战争的最前线、

此时,原两江总督府,现东南宣抚使府内,陈敬云和众多国民军军政要员齐坐一堂,除了沈纲、袁方等军方将领外,还有郑祖荫、岑春煊、安华林等文官系统的高级官员。

这些面的脸色上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沉重,将领们个个都是一脸兴奋,文官里头虽然也有几个心里忧虑重重,但是也没至于说唉声叹气。

“现在北洋军已经发布全军动员令,据查袁世凯已经命令冯国璋、曹锟、段芝贵、扬善德等人展开军事行动!他们一旦全面展开来,那就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战!”袁方指着地图解说着,这主要是给文官系统的那些官员的说,至于那些将领一个个早就知道全国的军事形势了。

郑祖荫这人是不太懂军事的,但是也一眼能够看出来某些问题:“这个湖南横插在中间,对我们怕是很不利啊!”

袁方此时道:“没错,北洋现在控制了湖南,即可威胁我军广东,江西腹地,切断我们和桂军以及滇军的陆上交通联系!还会牵制我军大量的兵力!为此,参谋部已经准备了相关的作战计划,准备联合桂军拿下湖南!”

然后紧接着又道:“不但是湖南,我军将会在长江沿线全面发动攻势,打开缺口后向北进攻!”

对于这些军事计划,袁方并没有说的太详细,只是简单的提了提大概方向而已,为的只是让郑祖荫这些文官们也能够大概知道一些,毕竟此战是关系到整个国民军的存亡和未来,是一场全面战争,战争期间是需要文官系统来进行辅助的。

等袁方说的差不多后,陈敬云看向了安华林,然后道:“安总长,战费准备的如何了?”

安华林当即是略微站了起来,然后道:“司令放心,从去年开始财政部就已经开始筹集战费,到目前为止,财政部还剩余约四千万元的战费。其中包括财政收入,包括光复债券的收入,不过大头还是来之于美国那边的援助款。”

打仗没钱可不行,进行战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是很花钱的,尤其是储备各项的武器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花费可不小,单单是这准备期间,国民军就已经花了三千万之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用来购买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

陈敬云听罢点头:“看样子头三个月的军费应该是不缺了!不过这钱也别抓在手里,还得尽快花出去!欧阳总长,装备部那边可以加大采购装备的力度!另外后勤部那边的弹药补给也要加大采购量,这钱要换成了子弹枪支才能把北洋军给打败!留在手里可用不上!”

欧阳天道:“装备部之前就已经下福州兵工厂下了大量的订单,但是碍于福州兵工厂下属各工厂的产量,装备的采购还是有些缓慢,为了弥补火炮产量不足,装备部已经向美国方面发去了新一轮的火炮采购计划!”

孙广亮也是接着道:“子弹炮弹以及其他等军事物资的采购也已经正在进行当中,请司令放心!”

国民军为这场战争准备的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从苏南战事结束后就已经开始进行准备,各项的准备工作都已经相继完成,等的就是开战了。

郑祖荫此时却是开口:“现在军队上已经准备好了,不过国会那边怕是有些麻烦!”

听到这,陈敬云也是脸色一沉!陈敬云之所以要在南京搞重立国会,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希望占据正义,取得中央名分,要不然他费那个劲开国会干嘛。但是他没想到除了七月一号第一天通过了谴责,责令袁世凯下台的议案后,后续的各项议案却是一直拖着没进展。陈敬云提上去的组建临时政斧的议案国会那边一直都没给他答复,这让陈敬云深深感到了当初袁世凯的无奈,如果不是有所顾忌的话,陈敬云早就派兵逼着那些国会议员通过他提出的组建临时政斧的议案了。

“那帮议员,除了耍嘴皮子外什么都不会了!”沈纲身为军方人员,对那群所谓的国会议员很反感,甚至他当初都反对把那些国会议员接到南京来,这不是给自己找累吗,没有那群议员,国民军照样能够北伐。

“钱秘书长,这到底怎么回事?议案到底还要多久才能够通过?”陈敬云把目光投向了国社党秘书长钱翰朗。

钱翰朗也是一脸的郁闷,身为国社党的曰常事务实际负责人,他被陈敬云指派为筹办国会,同时也是带着国社党的议员在国会内和其他党派的人谈论各项事务。但是他没想到那些到了南京来的进步党人还那么顽固,一个个叫嚷着什么组阁,选总统,彷佛把陈敬云都忘记了一样,这如何能够让陈敬云满意。

陈敬云看了钱翰朗一眼:“接下来的会议你也不用参加了,赶紧办你的事去,明天之前,我就要看到结果!”

钱翰朗如此一听,当即就是脸色有些苍白,然后就是站了起来退了出去。刚出宣抚使府的大门,钱翰朗就是感受到了一股寒风扑面的感觉,然后原地跺了跺脚后一咬牙,就去找陈彩去了。

见到了陈彩后,钱翰朗把这个事一说,并且是放低了姿态:“陈老弟,这事你得帮我!”

陈彩也是脸色沉重的想了一圈,然后道:“钱老哥你别担心,这个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现在你们国会不是没有最少人数限制嘛?”

钱翰朗点头,国会被袁世凯解散后,很多议员都不知所踪了,陈敬云在南京重立国会,也没多少国民党籍的议员来,来了陈敬云也不给承认。所以现在的所谓南京国会里其实就两大派,国社党和进步党,然后还有一些小杂鱼。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两百多人,是远远达不到合法的席位的,所以七月一号头一天开会,国会就通过把最低议员的人数限制给解除了。

所以钱翰朗道:“对!”

“那就简单了,你去召开会议,我让进步党那些人去不了不就完了!”

听到陈彩这么说,钱翰朗立马就是开朗了起来:“没错!这倒是个方法!”不过他很快就游戏担心了:“这样的话,司令那边?”

陈彩却是不以为意:“少爷他要的是什么难道你还不清楚?不外乎名分而已,只要你把这个名分给他弄来了,他是不会追究你用了什么法子的!”

陈彩自认为对陈敬云是够熟悉的了,知道自家少爷不会在意那些什么议员的生死,在乎的不过是他自己的名声以及名义而已。只要把这事办好了,不要把风声透露出来,那就成了。

两人一番密谋后,陈彩很快就是吩咐了下去,凭借军事调查局的能耐,很快就把四十五个进步党籍的国会议员以各种理由给拖住了不让走,而下午,钱翰朗突然召开会议要对陈敬云的议案进行表决,而这个时候,进步党的人也是发现很多自己人没来,但是钱翰朗又坚持立刻举行表决,当场就以九十八票同意,七十票反对,三十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陈敬云提出的组建临时政斧的议案。

然后钱翰朗又是迫不及待的提交了任命陈敬云为临时政斧大元帅,统管一些军政事务的议案,之所以不任命陈敬云为总统,一个是因为陈敬云还太年轻,当总统这个最高国家领袖有些不好,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南京国会也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选出来的总统也是算不得数,得不到国人的承认,如其这样还不如换个名义当大元帅呢,而这个大元帅也就是仿效辛亥时南京临时政斧成立前夕,黎元洪和黄兴先后担任过的大元帅职位,简单说这是一个作为正式选举总统前的过度职位。

尽管进步党等人极力反对,但还是让钱翰朗抓住了机会把这个议案给通过了!第二天又学了老袁那招,称国会人数不足,将暂时休会,等各省议员抵达后再召开全体国会。

钱翰朗的意思自然也就是陈敬云的意思,前面那几天国会的举动实在是把他恶心到了,所以在把他所需要的名份一拿到手之后,就是迫不及待的要把国会甩倒一边去,做的比袁世凯还要快速,还要绝,毕竟袁世凯好歹也让国会存在了小半年呢,但是陈敬云只让国会开了三天,仅仅三天后就让国会进入休会状态,虽然说等全国各省的议员全部到来后就可以重新召开国会,但是北方各省还在袁世凯控制下呢,怎么可能派人来参加南京的国会,所以说,要重新召开国会的话,那就得等陈敬云统一中国之后再说了。

不过陈敬云为了名声着想,他也是没有直接解散国会,而是选择了休会。这一点比袁世凯要含蓄一些,倒是蒙蔽了不少国人,但是实际上,两人的想法和手段都没什么区别。说起读才来,两个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好一点。

陈敬云得到了南京国会授权后,当天就是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斧大元帅,组建大元帅府,下设政务院以及统帅部两大下属机构,其实也就是原来的东南宣抚使府和国民军司令部,甚至连办公地点和人员都不用变动,直接把门前的招牌一换就完事了,简单方便。

统帅部的招牌还没挂上呢,陈敬云就已经下令整编南方各省军队,建立中央陆军!

-----------

本来今天要上架的,上架感言都写好了,这章也是作为第一章VIP章节准备,但是编辑又临时说等上了小封推后再上,所以上架继续推迟……

嗯,不管是对于我还是对于各位来说,这都是好事……

第三百二十章 大元帅府

要组建南方临时政斧用以对抗北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组建一支统一指挥的南方联军,剩下的民政事务这些都是次要的,实际上这也是无法完全南方诸省的实际民政事务统一,现在不管是陆荣廷还是唐继尧断然是不会把地盘交出来接受中央派遣的官员进驻,顶多就是接任中央的对他们都任命而已,这一点不管是军事还是民政上都是如此。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三家军阀的联合只是名义上承认陈敬云的中央领导权,然后实际上采用联盟的方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南方政斧,组建南方联军用以对北洋作战。

实际上这些相关事务早在陈敬云拉拢唐继尧和陆荣廷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并且已经在陈敬云在南京重立国会之前就已经取得了谈判结果,重新南京国会以及后续陈敬云就职临时政斧大元帅不过是过场而已。

根据陈敬云和唐继尧,陆荣廷三人之前达成的协议,组建南方中华民国临时政斧后,以南京为首都,以陈敬云为最高统帅,至于陈敬云要当总统还是什么执政又或者是总理都是他陈敬云自己的事,唐继尧和陆荣廷没什么心思去管,毕竟那只是一个名称不同而已,谁敢说陈敬云当大元帅就不是南方联军的最高领导人了。

除了承认陈敬云为南方联军最高统帅外,剩下最主要的就是军队事务的整编安排了,南方临时政斧要和北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对抗,没有一支统一指挥的联军是不行的,虽然主力还是得靠国民军,但是也不能缺少桂军和滇军的加入。

而根据陈敬云和唐继尧、陆荣廷达成的协议,组建中央陆军后,将会仿效国民军现有的方式设置多个军,在军下辖数个师,负责一个战线的战事。由于桂军和滇军的数量相差有些大,所以编成的时候桂军会得到一个军的编制,滇军会得到两个军的编制,两者的下属主力野战部队都会加入到这三个军来,剩下的部分地方部队将交由各省新设立的守备司令部管辖。而且滇军和桂军也不需要去改变现有的编制,将会保持现有编制不必和国民军一样全部编成三团制部队。

除了编制外,临时政斧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滇军和桂军的后勤补给,主要是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方面,并且陈敬云还答应在三个月内给他们陆续提供相当数量的步枪,少量火炮。

这些相关谈判持续了整个六月,并且在陈敬云就职大元帅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所以陈敬云一就职大元帅后,立即下令整编南方各省军队,组建中央陆军。

原国民军按照原有四个军的编制以及各师旅番号,依次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各师旅的番号也将前面的国民军三个字去掉,换成中央陆军,依次为中央陆军第一师、中央陆军第二师、中央陆军第三师……中央陆军第十一师;中央陆军第一混成旅、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中央陆军第五混成旅,一共十一个师,五个混成旅。警卫师暂不列入中央陆军行列,而改为统帅部直属,正式番号为统帅部警卫师。

说起来也有意思,那就是这南方联军的正式番号是和北洋军的正式番号一样的,都是中央陆军第某某师,中央陆军第某某混成旅。不过正式番号如此,但是人们说的时候还是沿用北洋军,南边的称之为南方军。

陈敬云的嫡系部队国民军番号只是变动了几个字而已!同样的桂军和滇军变动的也不大,给予桂军的番号是中央陆军第五军,陆荣廷自然是军长,原桂军的六个师虽然是仿效的北洋编制,但是不管人数还是火力都是严重不足的,一个师的人数不过七八千人。如此情况下,就给了第五军三个师的番号,分别是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至于陆荣廷自己怎么分配这三个师的番号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陆荣廷也干脆,当即就是把三个人数和装备较好的三个师改编为中央陆军师,然后剩下三个师被抽调了部队人员和装备后缩编为三个混成旅,并向陈敬云要了三个混成旅的编制,陈敬云也不阻拦,直接批准了陆荣廷的的要求给了第六、第七、第八混成旅的编制。使得第五军拥有了三个师,三个混成旅的部队,总兵力高达四万余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