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网游之全球在线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845节


  三万山蛮重装步兵进驻长安城,让本就流言四起的都城越发热闹。

  有人说,这军队是保护皇帝陛下撤离的;也有人说,军队是来守卫长安的;甚至还有离奇流言,说军队是来占领长安的。

  不管怎么说,等到夜色降临,长安城例行宵禁。跟以往不同的是,负责在长安城各主要街道巡视的士兵,换成了白天进驻的山蛮战士。

  兴庆宫跟太子府更是军队重点守卫对象。

  这一夜,长安城注定不太平。

  夜色中,先是三千神武卫突然冲进兴庆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驻扎在宫内的一千禁卫拿下,彻底控制兴庆宫。

  再然后,太子李享姗姗而来,给他的父皇唐玄宗来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等到李享离开兴庆宫,唐玄宗瘫倒在地,陪在他身边的是依然光彩照人的杨贵妃,楚楚可怜,泪眼斑驳,甚是惹人怜爱。

  “逆子,逆子啊!”

  唐玄宗满是不甘,嘴里不断咒骂,却无人理会。

  往日庄严肃穆的兴庆宫一下变得凉飕飕的,就像一座冷宫。

  于此同时,宰相府迎来一队凶神恶煞的兵士,二话不说,就将那位还在不断算计他人的宰相杨国忠杀死当场,流血五步。

  这一夜,长安城变了天。

第九百九十四章 能得罪的都得罪了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日,长安。

  一大早,唐玄宗李隆基颁布了皇帝任上最后一道圣旨,大意如下:

  “今有逆贼安禄山、史思明辜负皇恩,以下犯上,以至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天理难容。朕垂垂老矣,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凝聚天下百姓。”

  “为了社稷的延续,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帝国需要一位更坚定、更有力量的皇帝。太子李享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可继大统。就在今天,朕自愿禅让帝位于太子李享,钦此!”

  随圣旨一道颁布的,还有一道讨剿叛军的檄文。即日起,禅位圣旨就将跟讨剿檄文一道,传至天下州县,号令全国军队向长安聚集,共同勤王讨逆。

  如此,天下舆论为之一变。

  不独长安百姓,天下亿万百姓都看到朝廷征讨逆贼的决心,如此群情激奋,上下一心,何愁不除逆贼。

  当天,在文武百官的拥护下,李享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至德,推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潜居兴庆宫,等于被幽禁起来。

  登基之后,李享立即下旨,封异人欧阳朔为夏王,任兵马大元帅,辖制全国兵马,征讨叛逆。封郭子仪为副元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时兼任朔方节度使。

  为了理清上下关系,不至让节度使互相掣肘,旨意还明确规定,北方之兵马,包括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以及陇右节度使兵马,再算上朔方节度使兵马,凡可抽调者,合计十五万大军,悉数划归郭子仪临时辖制。

  仅此一条,就让天下振奋。

  …………

  洛阳。

  帝尘等人刚准备率部启程前往潼关,就得到急报,长安有变,帝位更迭。

  “不愧是老狐狸,竟然想到这样一招。”帝尘不无感慨。

  雄霸道:“这么看,老狐狸真是铁了心要在长安跟我们决一死战了。这样也好,一战定胜负,省得多费周折。”

  “话虽这么说,眼下却不能就这么急着出兵了。长安是座雄城,又有十五万大军镇守,还真没那么容易拿下,最起码,攻城器械得再好好准备一下。”

  “那就再等几天吧!”雄霸无奈。

  春申君插嘴说道:“既然情况有变,我们也别傻的孤军奋战,得将安禄山的部队全部拉上,共同攻打长安。”

  “说的不错。”

  “对长安,我们两眼一抹黑,还得有安禄山那样的人做向导才行。听说安禄山在长安城安插了大量眼线,也不能浪费了。”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发现安禄山阵营还是大占上风,心里顿时有底。

  …………

  帝尘等人忙着备战,欧阳朔自然也没闲着。

  杨国忠的死看似无声无息,实则在长安达官贵人阶层早已掀起惊涛骇浪,跟杨国忠走的近的大臣们,更是感到脖子凉飕飕的。

  很自然的,大家都认为杨国忠虽然是异人部队杀死的,可幕后授意之人一定是刚刚登基的皇帝陛下。

  两人不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跟杨国忠走的近的达官贵人自然担心遭到清算,他们又哪里知道,眼下长安真正的主人不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而是欧阳朔。

  欧阳朔不是杀人狂魔,杀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干掉杨国忠之后,欧阳朔就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在长安发起征兵。

  安史之乱刚开始时,封常清已经在长安跟洛阳征过一次兵,征召的市井子弟大都葬送在潼关一役,因此第二次征兵是难上加难。

  欧阳朔将征兵目标瞄准了达官贵人的护院以及将军门第豢养的私兵,这些人的战斗力可比市井子弟强了不止一筹。

  当初封常清不敢动这些人,是不敢得罪这些达官显贵。

  欧阳朔却无此顾虑,哪怕他现在将长安捅出一个大窟窿,也丝毫影响不到主位面,战役结束,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这一下,长安立即鸡飞狗跳。

  欧阳朔不是粗鲁之人,自然懂得先礼后兵的道理,他先是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向各家发起公文,请他们自愿献出护院与私兵,共击强敌。

  时间限定为一天。

  一天之后,山蛮战士将挨家挨户盘查,但凡发现有藏私者,对不起,轻者加征“战争税”,重者抄家灭族。

  该心狠手辣时,欧阳朔是一点都不会心慈手软。

  诺大的长安城,藏龙卧虎,真要将这些护院与私兵聚拢到一起,怕是不下五六万人,配齐装备,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合格的部队。

  长安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兵器铠甲,各大武库之中,堆积如山的长弓、唐刀、长枪、长矛以及各类铠甲一度亮瞎了欧阳朔的双眼。

  不愧是开元盛世,真是富的流油。

  如此资源怎能浪费?

  欧阳朔再生一计,告示全城青壮年,只要参军,立即赏钱五贯,相当于五十石大米,抵得上一位四品大员的月俸。

  杀敌建功的,还另有奖赏。

  反正花的是大唐国库的钱,欧阳朔一点都不心疼。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丰厚的赏赐,又值此乱世,仅仅一天就有两万青壮年报名。

  欧阳朔自然不指望这些新兵上阵杀敌,将他们召集起来,稍加训练,用来搬运守城物资、救治伤员、打扫战场等杂事还是能做的。

  除了征兵,还有一事让欧阳朔颇为上心,就是加固城防。

  大唐承平太久,城墙虽然大抵完好无缺,但是储存的守城物资就大大不如预期,必须在短时间内补齐。

  就算依欧阳朔之计,到时在城墙上也有一番恶战。

  干这活自然就要动员城中百姓了,不管男女老幼,但凡使得上力气的,统统都要服役,协助大军巩固城防。

  为了不激起民怨,欧阳朔大笔一挥,朝廷管饭,顿顿有肉。

  不独是添加守城物资,欧阳朔还准备在城外开挖壕沟,这才是最大的一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欧阳朔没办法,只能用人海堆了。

  除了征召长安百姓,欧阳朔还派出骑兵,到周围村落去征调劳役。

  可以说,能调动的资源,欧阳朔基本上都调动起来,表面上看,是真的准备在长安城跟叛军决一死战了。

  忙碌中,长安城也在发生一些不为人察觉的怪事。

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战长安

  自新皇登基,异人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就不断地进出城门,不知在搞什么名堂,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每当黑夜来临,长安城就肃杀无比。

  在朝中文武百官的协助下,欧阳朔出动神武卫,在长安城中悄悄展开一场大清洗,尽可能地将安禄山在长安的眼线一一拔除。

  奈何一则时间有限,二则神武卫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朝中大臣怕也都各怀心事,清洗行动并不怎么顺利。

  长安城中必有漏网之鱼。

  欧阳朔无奈,只能传令石虎加强城门守卫,切断内外联络渠道。

  …………

  战役第四天,灞桥。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十里处的灞河上,是长安城的东大门,连接着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

  一大早,欧阳朔悄悄赶到灞桥,为凤囚凰一行送别。

  连日兵马进出长安城的把戏,不过是为了掩饰主力部队撤离军营。长安东郊的军营中仅剩两万虎豹骑,由师团长马休统领。

  剩下的十万精骑以冉闵为主将,马超为副将,凤囚凰随行,一路北上,前往灵武城跟郭子仪统领的唐朝大军汇合。

  欧阳朔正是要以长安城为诱饵,吸引叛军主力,为郭子仪部赢得时机,一举歼灭史思明部,继而直取安禄山的老巢范阳。

  为了速战速决,欧阳朔不惜冒险,调十万精骑北上助阵。

  有此精兵相助,以郭子仪之才干,既无宦官监军掣肘,又无同僚节度使相冲,定能不负众望,一举端掉叛军老巢。

  前提是,长安城要能在叛军主力攻击下存活下来。

  新帝刚登基就向全国发出讨剿檄文,号令天下勤王,摆出一副要与长安共存亡的架势。倘若长安有失,那就一切完蛋。

  为了守住长安城,除了招募新兵,欧阳朔还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着令剑南节度使率精兵三万,北上支援长安城。

  粗略算一下,镇守长安的部队包括三万山蛮重装步兵,两万虎豹骑,三万剑南精兵,六万临时整编的新兵,合计十四万大军。

  招募的青壮年,预计在十万人上下。

  有此大军,欧阳朔有信心跟叛军一战。

  ************

  一转眼,一周时间转瞬而逝。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