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海昏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节


  <图片TXT无法显示.jpg">银釦金箔贴饰漆盒,复原品,金饰图案是敲成发丝厚度的金箔再贴上去的

  作者的话

  雷克斯

  作者

  2023-10-08

  吕蒙少时不仅不读书,还不怕死。《三国志》载:蒙年十五六,窃随(邓)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第二章 银釦金箔贴饰漆盒(阴篇)

  ——公元前74年 · 元平元年—— 宫墙里向来是无聊的。好处是,宫里总有说不完稀奇古怪的事,让贵的贱的高的低的囚徒们,总有无数的舌根可嚼。 春三月,最是一年好时节,昌邑宫城上却见得群鸟乱飞。初是杂鸟,尔后以喜鹊居多,宫人都松一口气。但自从乌鸦云集,喜鹊和其他鸟类都被驱逐,只乌泱泱一片黑雾俯在青砖灰瓦上,大相聒噪,让人忌惮得不敢出门。 三月末,一宫人起夜,见一狗头人身的家伙在宫里穿行。狗头亮白,譬如朝云,身躯矮小,状若侏儒,一晃而过。一时间,痰盂紧俏,大批买入宫城。 四月,昌邑王座上一夜之间,沾染无名血污。寅时宫人发现时,血还温着,淌下的痕迹还鲜明,正在那后背中央。郎中令龚遂对这件事的原因绝口不提,只是引经据典,宣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凶之兆,力主昌邑王斋戒沐浴、约束自身。 末了,宫里最近又流传起一个新的话题。这风言风语看似无根,却于隐秘处飞速生长、蔓延,在掩着嘴、压着声吐出来的字句里,变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真实,似乎人们用百家饭,共同供养出一只的新的鬼来。 这鬼是万万不能提的,但又那么吸引,刺心辣肺,让它一旦成长起来以后,就把那些鸟的狗的小事,统统掩盖过去。 它最紧要的关窍,只有一句话—— 昌邑王,似乎可能要当皇帝了。 消息传到刘贺耳中的时候,他正在研究漆器的夹纻胎。夹纻胎是漆器器身的一种做法工艺,原来,器身一般是用精良的木材来制作,战国《韩非子》记载“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说的就是选择优质山木来制作漆器胎身。但木头再好,也显得偏重。如果再加上银釦贴金诸般装饰,到入得了刘贺的眼,那就厚重得不适于随身携带。 有需求,就有方案。在昌邑王不顾众臣反对、大力鼓动之下,漆工研制出不用木材而是用苎麻布来做胎体的方式,坚实程度相当,质地却薄体轻盈。简单来说,他们先用泥膏制成胎胚,用苎麻布层层裹裱,紧密黏合,等成型、荫干之后,取走胎胚,再用一二十道工序去强化胎体,才能形成标准的夹纻…

  ——公元前 74 年 · 元平元年——

  宫墙里向来是无聊的。好处是,宫里总有说不完稀奇古怪的事,让贵的贱的高的低的囚徒们,总有无数的舌根可嚼。

  春三月,最是一年好时节,昌邑宫城上却见得群鸟乱飞。初是杂鸟,尔后以喜鹊居多,宫人都松一口气。但自从乌鸦云集,喜鹊和其他鸟类都被驱逐,只乌泱泱一片黑雾俯在青砖灰瓦上,大相聒噪,让人忌惮得不敢出门。

  三月末,一宫人起夜,见一狗头人身的家伙在宫里穿行。狗头亮白,譬如朝云,身躯矮小,状若侏儒,一晃而过。一时间,痰盂紧俏,大批买入宫城。

  四月,昌邑王座上一夜之间,沾染无名血污。寅时宫人发现时,血还温着,淌下的痕迹还鲜明,正在那后背中央。郎中令龚遂对这件事的原因绝口不提,只是引经据典,宣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凶之兆,力主昌邑王斋戒沐浴、约束自身。

  末了,宫里最近又流传起一个新的话题。这风言风语看似无根,却于隐秘处飞速生长、蔓延,在掩着嘴、压着声吐出来的字句里,变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真实,似乎人们用百家饭,共同供养出一只的新的鬼来。

  这鬼是万万不能提的,但又那么吸引,刺心辣肺,让它一旦成长起来以后,就把那些鸟的狗的小事,统统掩盖过去。

  它最紧要的关窍,只有一句话——

  昌邑王,似乎可能要当皇帝了。

  消息传到刘贺耳中的时候,他正在研究漆器的夹纻胎。夹纻胎是漆器器身的一种做法工艺,原来,器身一般是用精良的木材来制作,战国《韩非子》记载“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说的就是选择优质山木来制作漆器胎身。但木头再好,也显得偏重。如果再加上银釦贴金诸般装饰,到入得了刘贺的眼,那就厚重得不适于随身携带。

  有需求,就有方案。在昌邑王不顾众臣反对、大力鼓动之下,漆工研制出不用木材而是用苎麻布来做胎体的方式,坚实程度相当,质地却薄体轻盈。简单来说,他们先用泥膏制成胎胚,用苎麻布层层裹裱,紧密黏合,等成型、荫干之后,取走胎胚,再用一二十道工序去强化胎体,才能形成标准的夹纻胎。其流程繁复,用工巨大,都不在昌邑王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想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它变得更有意思一点,毕竟这种方式,限制比木材少多了。比如——做成三四五个层层嵌套的子母盒?

  他随意地坐,一手拿着个未上漆的胎底,桌上摆着另外几种材质,怀里躺着只已成型的银釦金箔贴饰漆盒,盒盖开着,他从里面拿虫草来吃。因为自幼身体不佳,又懒得听各方大臣唠叨,刘贺就说了:汤药麻烦,把要吃的药材放盒子里,随时吃。

  正在嚼虫草的时候,他从沉迷的个人世界里走出,听见旁边侍臣们说:“宫里到处传说,大王真有可能要当皇帝了!”

  “不可能的。”另一人冷冷地反驳前一人,“当今圣上年富力强,岁数和大王差相无几,怎么会有你说的事情。”

  “这正是问题所在。我听说皇上虽然年轻,却贵体欠安,久在龙榻,所以才有那上官桀、桑弘羊、长公主等人胆敢谋逆。要是皇上金安,加之大将军霍光忠心耿耿,哪里会有那么多祸事。”

  “那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还拿出来说。”第三个人啧啧鄙夷,“近年来霍大将军持政公允,海清河晏,四夷宾服,一点儿换代的迹象都没有。你再这样嚼舌根,早晚被人拉去砍了。”

  “但皇上确实久不露面。我听说,春日籍田,下地亲耕,也是大将军代理。”

  “可不是还有别的王爷吗,故昌邑哀王有好几位兄弟,他们辈分更高。”

  第一个人被堵得应答不上,红着脸,反将一军:“我看你就是不想大王好!我一心只盼大王英姿勃发,不仅庇护这昌邑国,还能去往更大的天地。你倒行啊,没一句好话……”

  几人从座上闹得站起,又插话,又推搡,渐成一出荒诞闹剧。

  刘贺听得厌烦,沉沉说道:“你们闹归闹,要是像上次一样打得出血,沾王座上,那郎中令要怎么惩治,孤都不插手。”

  话音落下,房子里顿时没了声音。一方面是因为上次确实闹大,要不是龚遂心里跟明灯似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治起罪来怕可以诛连十个二十个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昌邑王平常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很少去说他们,但一旦说了,就是死界线。

  其实刘贺也知道这些人没什么价值。里头什么人都有,郎官、太监、匠人、奴隶,无非是围在身边,巴巴跟他讨骨头吃。但要说这半夜里还能陪着,给房子里添点人气的,也只有这么一些人。那些正经大臣们,都是因循圣人之言,日兴夜寐,调理阴阳的,哪怕忠心,也不可能半夜跟着他在宫里胡闹。

  这是刘贺一个小小的特异之处——从五岁开始,他就不太需要睡眠。

  所以在他身边,总嗡嗡飞着一群佞臣。在龚遂他们眼中,这些人不仅有害,而且恶臭,他们只在打更的时候才出没,做种种荒腔走板的事,就像具化的晦气沆气瘴气,引诱着王,毒害着王,使其夜不能寐。只有刘贺自己明白:只是因为自己睡不着,心里烧着火,才引来这么多小鬼聚在身边。

  只有他们才能夜夜响应刘贺的要求,放歌纵酒,斗狗走兽,设想奇珍,赶制器铭。

  二月,天上现赤狗,大星如月;二月,他们就给在王宫后院搭起一观星台。不讲规,不讲法,不讲理,哐哐当当日敲夜打,闹得后宫里人神俱愤,但就是给弄了出来。昌邑王把该罚的人罚了,然后在星台上观察斗牛,又着人做了一批团龙纹彩绘棋盘——六龙嬉戏,白云苍狗,满盘星斗。

  所以刘贺是从来不听这些人说什么的。

  唯独当皇帝这件事,“当皇帝”,这三个字,去到哪,好像都能扎下根来。

  五月,一卷书简从长安未央宫,送到昌邑王宫。

  仍然是在子夜。昌邑王仍是在看漆盒,但这次看的是贴金。南方丹阳郡传来的新技术,能把金片捶打至蝉翼一样薄,剪成花鸟鱼虫各种形状,无不神俏。

  把长安书简亲自送到王宫的,是中尉王吉。他在屋外通报姓名的时候,屋里的群小突然像惊弓之鸟,甚至未及告退,就已经从后门作鸟兽散。

  就连刘贺也正襟危坐,收敛了神色。

  在子夜的烛光里,王吉就像是飘进来的。他本一张天生的哀脸,长手长腿,黑袍黑甲,又鲜少沐浴阳光,就变成了一副白无常似的模样。

  中尉负责王城戍卫工作,所辖从宫墙至城墙之间,宫内并不受其管制。正常来说,刘贺和他的扈从们都应该与中尉没有太多纠葛。但前面说到,刘贺打小不喜睡眠,十余年里,漫漫长夜,宫中不管是人,还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早已看腻。所以多年来,他曾无数次在子夜以后偷开宫门,甚至翻阅宫墙,以期在城里完成更多的事情。

  出宫以后,除昌邑王外,将其余人无论高低贵贱一应依法查办的人,就是中尉王吉。无论是入狱、笞刑还是斩首,王吉毫不手软,无数宫内宵小出了宫墙,都落入他的手中。

  昌邑王国整体而言风气尚佳,白天的危机,尚不如王在夜间偷走出宫来得严重。所以王吉才被迫成了昼伏夜出之人,每夜盯着宫里宫外的动静。

  城里小童甚至编了一首曲儿:“白日龚,犹能纵;夜间王,不得藏。”说的就是龚遂和王吉。

  王吉带来的,从来只有坏消息。

  这次却不同。

  唯独这次,昌邑王脑子里嗡嗡的,不再有往日的戏谑,也没法顾左右而言他。他看见王吉手上的书简,上面封的是金漆,金漆上是帝印。前月在耳朵里扎了根的三个字,那地底里吟着俄着捂着叹着的句读,忽然破土而出,撑满了整个房间。

  王吉伏地,刘贺亲手启封,解带,展开。

  书简上就一段话: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

  对于身在大汉宫廷的人,无论是王吉,还是荒诞不经的刘贺,这两句话,都足够了。

  它表明两个信息:一,当今天子、汉武帝少子刘弗陵,已经崩了;二,刘弗陵无子,昌邑王刘贺将为他奔丧,然后继承大统。

  王吉是个很拧得清的人。

  几百年后,琅琊王氏能发展为名震天下的大世家,跟他这位先祖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夜间抓人。宫里围在昌邑王身边的那些佞臣,出得宫外,犯了什么错,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不看一点情面。但是昌邑王也在其中,甚至带头冲撞,罚不了,没权力,那就当作一点儿也没看见。他绝不会像龚遂那样,又哭又跪,闹得满城皆知。

  没必要。他只想好好当个中尉而已。

  比如这次送书简。确实,有生以来,他从未奢想过自己能担当如此重要的角色,能送出如此锚定乾坤的书简。但这也只是职责而已,他负责戍卫,深夜皇使抵城,临时开门,必须有他的首肯。入宫送信,也是他自己最为妥当。这样一来,他成为了除昌邑王外最早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因这消息而雀跃、狂喜。

  他甚至不想完全被牵扯进去——书简读完,他寻个由头,便退出去了。

  但从他呈上这份书简开始,就像在几百里干草地上擦亮了一点火星,须臾之间,疯狂的热潮就蔓延了整座昌邑王宫。

  刘贺看见书信是在子时一刻;到第一声鸡鸣之前,王宫里已经有超过一半人在收拾行装。

  饶是昌邑国平常再没有规矩,王吉也没想到——去当皇帝这件事情,居然也能闹得满城皆知!

  谁是第一个说漏嘴的,这时候追究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兴许,就是昌邑王本人。结果是,他那些侍臣苍头们用史无前例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遍宫墙,并且还带着一种强烈的暗示,一种澎湃的号召:

  昌邑王本次进宫不是一个人去,是一群人去;

  谁能跟他到了长安,谁就能有十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世间,千百般鬼神,也抵不过一个“利”字。

  王吉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昌邑王宫里那些小鬼们,平素习惯了刘贺的节奏,竟然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把车驾舆乘准备好了。等王吉气喘吁吁赶到王宫广场,那里已经宝马香车满路,乌泱泱聚集了几十号人,还有更多人不断从宫廷各方蚁聚而来。

  王国上下核心官员,比如相、傅、九卿,都尚在混乱当中;鸡鸣狗盗之辈,却一个个意得志满、眉飞色舞,仿佛康庄大道已经铺开。

  仓促之间,王吉唯一能阻止昌邑王启程的办法,只有丧服: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从实际流程上,昌邑王进宫的首要目的还是为天子奔丧。大汉以孝道治国,子为父、臣为君治丧,必须穿上最高规格的丧服,焚香、祷告、哀悼、祭奠,然后才谈其他。

  事实上,朝廷把书简寄过来的目的,根本不是让刘贺启程。制诏明确写了:指定几位大臣,乘七辆驿传马车,前来长安——换句话说,那只是一封预告。预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昌邑王国赶紧准备好相关物事。比如,上面提到的丧服、丧仪用具;比如,七辆马车就限定了同行者数量,人选必须确定,其余人等也需要安排;再比如,此去以后,王国必然交接,也有大量的事情需要梳理妥当。

  这些事情,本该昨晚就跟刘贺说清楚——

  现在想这些已经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有拦下车舆,让昌邑王下令赶制丧服,至少争取两三日时间,再作考虑!

  可当他刚拜在仄下,昌邑王刘贺已经走到跟前。虚影晃过,王吉抬头,只见刘贺已经穿上了斩缞服,惨白的,粗粝的,生麻刺硬邦邦杵着,穿在身上,像刀戳斧斫似的。这件斩缞有点小,有点旧——王吉觉得,这也许是刘贺五岁时穿过的那件。

  那时候,他穿得跟只小兽似的,一半长出来拖在地上;现在,他穿得滑稽,半截腿露在外边。

  也许刘贺把这件丧服藏了十四年,只是为了悼念;

  也许,他是为了等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机会。

  可从来没有人发现过他有这种想法!

  穿着斩缞服,按律是不能说话的。刘贺确实沉默着,但整个人漾在一种腾跃的氛围里,甚至没看见王吉,而是快步穿过广场,乘上队伍最前端的马车。然后二话没说,宫门轰然开启,驷马齐鸣,那辆铺满白绢素缟的王车,已驾了出去。

  是夜,为了这一生不见之大变局,“白日龚”和“夜间王”极其罕有地坐在了一起。

  “子阳(王吉字),今天早上,我们还在昌邑;现在,已经到了定陶。一百三十多里路啊,古之兵法,‘五十里而争利,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我们比急行军还要命!”

  “少卿(龚遂字)先喘喘,擦擦汗,你的眼睛快睁不开了——呵,是原本的大小。少卿说得无误,晚炊时清点人数,计有三分之二人散在路上,死马相望于道。”

  “那是当然的,小王爷坐的乘传,是大汉最快的驿传体系,谁能追上啊?九卿、十三曹,不顾身家性命追着的长官、老吏们,多半被甩在后头了;那些跟得最紧的人,反而正是平日里陪小王爷斗狗游猎之徒。真的是小人当道,小人当道啊。”龚遂沉沉说着,眼角抽动,登时便像是要哭出来。

  “少卿勿急,你我二人尚且能奋身至此,其余百官只要有心,想必也能排除万难。”

  王吉说到“有心”的时候,语气滞顿一下,正是意有所指。龚遂听得清楚,用衣袖抹抹眼角,便也换了一副神情,并缓缓地,把灯燎得更亮了一些。

  “少卿。愚以为此次入京,不是鹏程千里,不是登堂入室,而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王吉将基本判断平平托出,但作为一贯的忠臣,却是惊雷之语。

  龚遂便缓缓说道:“喏。所以我原以为,你不会来。”

  “非常之时,非常之道,所以想和少卿联手。”

  “子阳和我,譬如阴阳,譬如刚柔,譬如曲直。怎么合作得来?”

  “首先,你怎么看这次诏令?”

  “圣上无子,太子悬置,选谁,唯有顾命大臣大将军霍光说了才算。”龚遂未曾迟疑片刻,显然思虑已久,“昔武帝择储,选得艰难,十年光景、几万人性命搭进去,才选出如今的君臣相宜。因为有这些前事,武帝六子中,只余广陵王刘胥有机会继承大统。可是广陵王已是壮年,以吾之心,度大将军之心,想必更盼望如圣上当年般的鱼水之谊:圣上八岁登极,大将军辅政至今,恩威并著,门生故吏广布天下——再这么来一次,岂非佳话?”

  王吉心下认可,却把他绵绵密密一堆话,拆成一句白话:“也就是说,大王即便践祚,也该垂拱而治,唯大将军之命是听,没错吧。”

  龚遂沉默以应。

  王吉犹不松口:“倘若大王依然轻狂如故,把昌邑王国里的诸般事迹,到长安城里再上演一次,这所有随行之人,是否难辞其咎?你我,又将何以自处?我敢断言,等我们到得长安城郊,玺书上那些官员还没来得及出城呢——真是给了大将军一份好大的见面礼。”

  其实王吉所言,龚遂何尝没有想过?只是狂奔一百三十多里,魂不附体,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呜呜然沉吟到最后,只能叹出一句:“小王爷啊……”

  “情势既有共识,现在万事皆虚,其实只看少卿和我,到底想要什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