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剑动山河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42节


  所以总归还是被离尘宗,抢了一次先手。

  ——这次首先南下进入藏玄大江之南的,都是些魔道散修,不成气候,也不足为惧。

  再有就是那些元神修士,聚于藏玄大江之北,总数应该是二三十位,还有二百多位魔门金丹的规模。

  自然魔修的力量,绝不止此。光是魔道三宗,就有二十七位元神修士,加上召集聚合来的元神散修,阵容豪华。金丹总数应该也有近八百,筑基修士随随便便,也能召来两万的数量。

  不过这都需时间,魔道被正道诸宗打压的厉害。直到这些年,三圣宗与燕氏起了冲突,才渐渐的恢复了些元气。不过平日里大多数人,仍是躲躲藏藏,潜伏于各地,生出了许多支派,甚至有独立分裂之势。此时魔道三宗召集起来,自是格外的麻烦。

  只凭现在魔修那些人手,哪怕都在离尘宗的防线,还未完成之前潜入离尘境内,每日里大肆杀戮,人也死不了多少。

  毕竟血祭并非是只需精血气元就可,祭坛,布阵,仪式,足够的蕴元石,天时地利,都缺一不可。

  且人若杀得多了,也会沾染更多的因果业力,最终导致天厌地弃的结果。所以即便是魔道修士,也非是全无顾忌,自然那些丧心病狂者除外。

  魔修屠戮生灵,吸噬血气以强自身,也在‘弱肉强食’,‘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自然天道循环之内。

  然天道终究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在人道之上。这种事情,若做得过了。无节制的杀戮吸收,远超过自己需要的部分,自会遭遇因果业力,光是炼化怨煞,都要耗费不少功夫。

  却魔道之人的修为到了元神镜,无论血祭,还是自身修行功法,也都不再看重量,而是质。

  这些人,还远没到那些魔主一般,可以轻易的从祭品内,提炼出精纯魔元的地步。

  船团从不死天城一路东行,再次越过了江南道宫,直到接近极东‘神原’之地为止。

  东那北面处就是‘神原’,妖修一族的圣地,也是天然的屏障。也是这个‘神原’,阻碍住了雷家与云水天宫,进入东海的路途。

  那些魔修南下想要绕行,就只能冒险进入‘神原’这个妖族圣地。要么就是绕道百万里,从太平道的地方,经由北海南下。真要蠢到这么做了,反而正中离尘下怀。

  东海之地,乃是宝船空舰称雄的地盘,这正是魔修缺少的。真要在东海大战,无论来多少魔修,都可让其有去无回。

  到了此处,离尘宗的船团规模,就已经稀薄得很了。接着又是一个‘U’字型的转折,往西面回返,直到江南道宫为止。

  总共两层防线,七十四座‘乾坤无量无极南明都天大阵’布下,在藏玄大江南岸的天空,形成两条巨大的灵光飘带。大量的雷火之灵,通过地脉与空中的灵流,不断的交互回环着。

  藏玄大江之南,离尘宗管辖范围内,所有人口密集的核心精华地域,都被覆盖笼罩在内。

  从这一刻起,在南方之地往天空眺望,会发现那本是湛蓝的空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赤红之色。

  也从这一天起,魔修在藏玄大江南岸的所有动作,陡然安静了下来,再不能猖狂肆掠。

  防线布成,子午玄阳舰正式开始履行‘蜘蛛’的职能,在南岸天空四处游荡。

  也不带其他的灵骨宝船,就只这么一艘四阶宝船,带着十余位元神修士,门内外精挑细选出来,战力最强的数十位金丹,开始在这已经编织好的蛛网之上,到处游弋。

  短短不到二十日,在南岸那些还未来得及撤出去的魔修,就有整整三十余位金丹修士,陨落于‘子午玄阳舰’的追击捕杀之下。

  甚至有三位魔道元神,也因退走时慢了一步,被叁法等人联手重创,几乎陨落。其中两人是拼尽了全力,才逃逸了出去。不过都已伤及根本,这二三十年内,都需蛰伏,无法再参与这次的大战。

  其中更有一人被生擒,在被离尘几位元神修士拷问之后,就与‘魔星子’一般的下场。受尽折磨之后,再以船上的‘乾天两仪子午玄阳大阵’,经历三日时间,生生的炼杀!

  分别是由云法,云灵月二人出手,以证‘斩魔诛邪’之誓。因非是独立完成,不算完誓,不过也仍能使二人,免去日后境界从金丹巅峰跌落之苦。

  二人死后的尸体,离尘亦未曾放过,枭首之后,悬挂于子午玄阳舰的桅杆之上,以震摄天下魔修。

  那魔道三宗的手段,固然是毒辣凶狠。然而离尘宗的回击,也同样酷烈。也使整个东南之地,回忆起了一千年前,离尘宗的强势。才知此时的离尘,并非是无牙之虎,依然凶恶得很。

  自然魔修一方,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回击。只是‘子午玄阳舰’的遁速实在太快,尤其是在有大江南岸,诸位阵法呼应加持之后,已超出了元神后期修士的遁速数倍之多。

  且有这一张密实的‘蛛网’,魔道三宗在南岸的任何动作,任何布置,都瞒不过离尘宗的‘耳目’。

  往往还未完成布置,离尘宗的反击,就已猛烈扑来。‘子午玄阳舰’上十余位元神修士,无论任何异动,都能轻易镇压灭杀。以这艘四阶宝船的遁速,也足以完成各个击破。

  那三大魔修元神的死伤,可并非是魔道三宗,对离尘宗依然心存轻视之故。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斗法交锋,被离尘宗正面挫败。

  故而,仅仅两个月后,整个藏玄大江南岸范围。魔修要么是被清理一空,要么就是退回北岸,最后的选择,则是往周围离尘宗未能掌控的地域遁逃。

  不过在北面,魔道三宗的修士,也在不断的聚集,双方隔着藏玄大江遥遥对峙,泾渭分明。

  形势似乎就此陷入了僵持,一连数个月过去,都是平静无比,似风平浪静一般。

  庄无道却知这是暴风雨之前,最后的平静。一旦双方决定动手,就必是狂风骇浪。故此是愈发的专注于修行,以期在大战之前,修为能再有突破。

  也不独是他,此时的子午玄阳舰上,几乎所有人,都是争分夺秒,尽力提升修为。

  ……

  “七十四座‘正反两仪无量都天大阵’,这次离尘宗,可真是好大的手笔!”

  大雷集内,一座专门租赁给散修使用的庭院阁楼之内,赤阴城鸿德真人,啧啧有声的看着眼前。

  “早年只知离尘宗,最多也只能拿出三四十座‘正反两仪无量阵’的阵盘。真没意想到,这次节法真人一出手,就是七十四套阵盘。还不计东海与其余的道馆道宫。八百金丹,两万筑基。离尘不动则已,动则天下皆惊。能够拿出这等实力的,也只太平道与我赤阴城而已。原本以为,这次离尘多半支撑不住,如今看来,这一战,还有得是看头。”

  若论修行圣地,自是以不远处由几大势力联手,新近开发出来的‘不死天城’为最。然而此城建时,几方势力就有了协议,元神修士不得入内。

  所以鸿德真人,也不得不把自己的临时驻跸,定在这大雷集内。

  而此时在他的眼神,赫然是一个巨大的地图,整个天一东南之地,地形地势都巨细无疑的显现在其上。包括那七十四座‘正反两仪无量阵’的方位,也包括那魔道三宗的布置。

  “修界中哪个宗门,能没有一点底蕴?离尘宗万年积累,岂会真只有三四十座‘正反两仪无量阵’?只是以前用不上,炼制完后封存而已。便是我赤阴城,实力又岂只是示之以外的这些?要指六千年前,离尘宗的声势,可不在我赤阴之下。”

第六四三章 黄连之战

  就在鸿德真人的对面,羽旭玄淡笑摇头道:“离尘近年虽是风波不断,可其实实力折损不剧。无论是太平道也好,乾天宗也罢,都没能动摇离尘宗根基。反而是将东泉宫覆灭,使移山宗收缩,只能固守山门。东南这数百余国,已有六成归了离尘所有。如今的实力,已是更胜千年之前。一个玄策,一个节法,两代人传承千年,就使离尘再次回复极盛。”

  “也是这东南之地,这些年来越来越繁华之故。都说天下间气运,已有一成归藏玄南岸!”

  在羽旭玄的身侧,羽云琴也摇头评价着,眼中带着羡嫉之色。这东南之地,如今不但是人口大增,那些地脉灵地也被一一开拓整理,不断的从妖兽手中抢夺过来,灵田增加,矿脉发掘。所以东南之地,产生的金丹修士,也越来越多。

  那中原虽是地大物博,然而若论到潜力,远远不及东南。也正因天下诸宗势力,已经注意道南方之地,已经渐渐复苏,有赶超中原之势。才有了如今,离尘宗历次大变。

  千年之前,离尘能在陷空岛大劫之后,依然守住山门与陷空岛不失。与其说是离尘宗与赤阴城的力量使人顾忌,倒不如说北面势力,互相牵制干扰,反而无法下手的缘故。

  昔年的蛮荒之地,已经成了各大宗门眼中的肥肉。

  “父亲,其实云琴早就有疑问,赤阴城这些年孜孜不懈,谋求北进中原,到底是对是错?”

  百万年前离寒天宫时代,西川之地也是极盛。以一地之力,压制着整个天一修界。在离寒天宫毁灭之后,巨大的灾劫,使附近生灵死伤无数。这西川之地,才重归蛮荒。

  自赤阴城往南,还有大片的沃土,大量的灵地,可以开发出来。西川近千余国,形势却比之天一东南还要更为混乱。大小宗门数百,修行世家数千。

  在羽云琴眼里看来,向南方开拓,远比往北的代价更低。

  “云琴你还真以为我宗前辈这些年,是真为谋求复入中原?”

  见对面羽旭玄的脸上,微透无奈之色,鸿德真人的面上,也现出了些许笑意,代羽旭玄解释道:“我赤阴城早年将宗门本山迁徙至现在的赤阴岛,与其说是被三圣宗逼迫,倒不如说是主动为之。这西川之富,足可为宗门万世基业。然则赤阴与离尘不同,我宗的实力,常年只在三圣宗门之下,不但一直为三宗所忌,便是大灵国那些个历代帝皇,也不愿见第四个圣宗出现。而觊觎西川之地者,更不知凡几。昔年赤阴城形势之险恶,更胜如今的离尘宗。我赤阴城也终究是外来者,受本地宗门势力所忌。之所以北进中原,其实是在以攻代守。唯有将中原搅乱,使那些中原宗派,都无力分心南下,才可守住西川。云琴你只需看看我宗前辈,在中原与三圣宗那几十次交手的战例,就可知我赤阴城,根本无意在中原站住脚跟,所作所为,倒是与‘搅屎棍’差不了多少。无非是‘平衡’二字,哪一方势弱,我赤阴城就偏向何方——”

  羽云琴膛目结舌,愕然的看着眼前二人,颇有种不敢置信的迷幻之感,似乎此时自己,是置身梦中。

  不过仔细想想,倒是不无道理。赤阴城虽是天下第五的正教,然而还远远未到将这一片地域,完全掌控的地步。

  一方面是这些宗派世家的势力,使人忌惮,一方面则是北面三圣宗的干涉。

  西川之地,与北方不同。北地苦寒,地大人稀。所以太平道可以轻易将北方之地,完全掌控。而这西南,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大小国度近千,大小宗门与修士的数量,超过北方数倍,不知多少人在垂涎。赤阴城历经八千年时光,势力也只仅及赤阴城周围三十万里方圆一隅而已。

  鸿德接着又继续道:“旭玄师弟当年与宏真师兄的纷争,其实并非是是否继续北上之争。而是宏真师兄以为,燕氏与三圣宗争斗,我赤阴城可趁此时机,专注这西川之地,扫荡西南诸宗,真正掌握西川之牛耳。然而旭玄师弟却不以为然,认为燕氏实力太弱。三圣宗另有后手隐藏,一旦中原皇朝覆灭,赤阴城必有灭顶之灾。”

  “后手?”

  羽云琴柳眉蹙起,疑惑的看着羽旭玄:“父亲,不知那三圣宗还有何后手?”

  羽旭玄默然不言,鸿德却是微微一叹:“其实说来也无妨,你迟早也要知道。旭玄是怀疑那三圣宗,很可能已经掌握了与上界联系之法,甚至打通了太虚之路。”

  羽云琴的眼瞳,顿时收缩。打通太虚之路,与上界联系?这岂非是说,三圣宗的修士,已经能够越空飞升而去?即便不能,若是有一二为上界练虚境修士降临,那也是灭顶之灾——

  “只是猜测,未曾证实!”

  羽旭玄摇着头:“不过无论如何,我赤阴城祖地落在燎原寺之手,终是莫大耻辱!且无论燕氏也好,三圣宗也罢,为父都看不透。赤阴城绝不可主动退走中原,那是自取灭亡。”

  鸿德也一声慨叹:“如今天一大势变幻不定,难以把握。所以离尘这个盟友,不容有失。若是这一点败了,必定全局崩塌。”

  此点羽云琴倒是毫无疑问,赤阴城与太平道,看似相似,其实不同。北方之地与北海贫寒,资源已尽,所以太平道不得不向外开拓,南下东海。

  然而赤阴城不同,光是梳理这西川之地,就已经耗尽了赤阴城的所有精力,根本就无力外扩。

  其实仔细想想,此时的离尘,与八千年前的赤阴城,何其相似?

  不过这一次,离尘要抵御此次魔劫,何其难矣?

  “我不解离尘宗几位真人,为何不向我赤阴城求援?”

  “说是同气连枝,可终究只是盟友,而非一家。”

  鸿德笑了起来,眼中含着精芒:“离尘若求助于我赤阴,老夫是必要看看,那地魔窟下的七阶阴魔血葵,到底是真是假!”

  “原来如此!”羽云琴若有所悟:“这么说来,那地魔窟下,必定是有什么东西,离尘不欲我赤阴城得知?”

  “理所当然!”

  羽旭玄也笑了起来:“离尘宗对地魔窟下严防死守,若真的是心中坦荡,下面别无他物。总不至于对我赤阴城,也要藏着瞒着。”

  羽云琴眼中,先是隐蕴怒气,可随即就又消失无踪。那地魔窟本就是离尘宗的山门之下,里面的东西,自然就是离尘宗所有。不与赤阴城分享,也是理所当然。且这次离尘也是自家来承担因果,并未有借用赤阴城之力,就更没有将详细告知赤阴城的理由。

  她之所以生怒,也只是感觉被盟友欺瞒防范,被当成局外人的恼火而已,而认真算来,离尘宗其实并不亏欠赤阴城什么。

  这恼怒,其实来的好没道理,也没来由。

  “我看这次离尘,未必就能守得住。”

  “谁知道了?节法真人一向谨慎,智谋深远。若无把握,不会贸然行事。既然准备抛开我赤阴城,以一家之力独自应对,想必是有些底气——”

  鸿德这么说着,忽然微一挑眉,微侧着头,似乎在倾听着什么。片刻之后,笑着一拂袖道:“黄连山之战,已经有结果了。”

  随着鸿德的动作,三人眼前图画,也有了些许变化。不过羽云琴并未去看,而是继续目视鸿德真人。

  鸿德口中的黄连山之战,是北方魔道三宗,第一次对离尘宗展开的动作。黄连山位于‘修国’境内,靠近极东神原,是离尘宗七十座‘正反两仪无量都天大阵’之一,也是少有的,布置藏玄大江北岸的几个据点之一。内有十位金丹坐镇,上百位筑基修士主持阵法,封堵着东面接近藏玄大江进入出海口的通道。

  而就在两日之前,这个黄连山据点,被魔道三宗二十余位元神,数百金丹,上万的筑基修士,团团围住。

  “子午玄阳舰在二十三万里外,只用了不到半日时间,就已经赶至黄连山。那离尘庄无道,在三息时间内,连续布下四座‘重明神霄无量都天大阵’,加上子午玄阳舰之助,反而连续斩杀六位金丹,重创魔衍宗一位元神修士。”

  “怎么会?”羽云琴不由吃惊的,看着鸿德:“即便节法真人他们赶到了,实力也弱了魔道三宗不少,怎会反过来重创魔门。又不是什么大阵——”

  “莫要小瞧了那‘子午玄阳舰’,昔年我那师尊,亦曾提及过此舰威名。还有那庄无道的重明神霄大阵,也是正反两仪阵的进阶阵法。与‘子午玄阳舰’结合,可布重明神霄乾坤无量玄阳阵,阵法之威,可直追离尘宗的江南道宫。”

  鸿德说话,又不可思议的一摇头道:“关键是这‘子午玄阳舰’的遁速实在太快,用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遁空飞航二十三万里,遁速直追合道,简直就不可思议。乘坐此舰,从极难之地到极北,只怕都用不到三日时光?”

第六四四章 节法布局

上一页 下一页